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精神科诊断一般原则

发布于 2023-08-31 · 浏览 2342 · 来自 Android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5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zjmjxnc 推荐
iconzjmjxnc +2丁当

精神科诊断是症状学诊断,缺乏客观的病理,病因学生物学诊断标记。而精神症状本身是一种心灵活动,具有主观性,复杂性,多变性,个体性,甚至隐蔽性,临床工作中难以明确精神症状的性质的情况较为常见。因此精神科诊断常有麻烦,这时遵循一些原则可最大程度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1.常见原则:优先考虑常见病,多见病,不考虑少见病。如诊断,请慎重。如:一个患者抑郁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都明显,优先诊断伴有精神病症状的抑郁发作,其次考虑分裂情感性障碍,最后考虑精神分裂症。

2.安全(从重)原则:优选考虑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后果的诊断。如:一个患者有反复的自杀观念和行为,首先考虑重度抑郁发作,不要优先诊断焦虑障碍,适应障碍,分离转换障碍。

3.典型原则:精神科某特定诊断,需要符合诊断标准中1.核心症状及症状条数2.病程时间3.严重程度,即症状典型。如不典型,不要强行套用特定疾病诊断,需考虑:1.其它或未特定类型,临床上“其它或未特定”疾病,并不少见;2.其它特定的诊断;3.非精神科疾病,只是一般心理问题。

4.共病原则:如果单一的诊断无法解释患者的困境时,就考虑共病诊断。精神科共病现象非常普遍。

5.可治疗原则:优先考虑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不考虑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如人格障碍等。如诊断,请慎重。

6.不轻易推翻原诊断原则:我们不能根据现在轻易推翻过去,这是违背客观原则的。如要推翻,请慎重。

以上原则应根据情况综合考虑,灵活应用,单独使用任何一条原则都不合适。

另外,症状信息矛盾时遵循:

a.病史资料比精神检查更重要。

b.家属信息比病人信息更可靠。

c.客观发现比主观判断更可靠。

d.近期症状比过往症状更重要。


以上为“以病人为中心原则”及“客观原则”出发结合个人实践的总结。受詹姆斯·莫里森《实用DSM5》第20章启发,并部分引用。

人格障碍 (1)

最后编辑于 2024-07-05 · 浏览 2342

13 25 5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