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巨大包块,到底为何物?
1 病例资料
1.1 主诉 患者男性,58岁,因“体检发现左肺占位半月余”于2020年12月3日首次就诊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1.2 现病史 患者因体检发现左肺及肝脏占位于2020年11月15日就诊于当地市级医院,无咳嗽、咳痰、发热,无腹痛、腹胀等症状,当地医院行胸腹部CT平扫及增强提示左肺上叶约4.6 cm × 5.2 cm肿块,肝右叶巨大囊实性病变,约4.6 cm × 3.8 cm × 5.3 cm(图1),未给予任何治疗。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20年12月3日就诊于本院。

注:A为腹部CT平扫,肝脏右叶可见囊实性包块,大小约11.5 cm × 12.6 cm×11.2 cm;B为腹部CT增强扫描,可见部分囊壁及分隔不均匀强化;C为PET-CT,肝右叶分割状囊实性病变,大小约11.8 cm × 12.1 cm × 11.0 cm,分隔及囊壁葡萄糖代谢增高,SUVmax9.2。
1.3 既往史 患者发现血压高3年余,血压最高达185/101 mmHg(1 mmHg = 0.133 kPa),规律口服“氨氯地平片5 mg/d,缬沙坦80 mg/d”,血压控制可;发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20余年,未行抗病毒治疗;吸烟40年,20支/d,吸烟指数约800,偶有饮酒,1年前有牧区旅游史,旅游时曾食当地牛羊肉,未进食生肉。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其他传染病史,否认食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1.4 体格检查 患者神志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腹软,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肿大,肝区无叩击痛,心肺及神经查体无异常。
1.5 辅助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心肌损伤及肿瘤标志物等均正常;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均阴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HBV DNA定量为7.15 × 102 IU/mL;尿常规示尿蛋白++。腹部MRI + DW示:肝右叶见以长T1、长T2为主混杂信号包块影,内部可见多发线样、条片状等T1、等T2信号分隔影,边界清楚,大小约11.5 cm × 11.4 cm × 10.9 cm,DWI示病变分隔呈明显高信号,ADC图信号未见明显减低(图2),考虑良性病变,肝包虫病可能性大。进一步完善PET/CT示:左肺上叶前段组织肿块,约46.5 mm × 37.5 mm × 52.5 mm,葡萄糖代谢增高(SUVmax8.3),考虑恶性病变;纵膈及两肺门稍大淋巴结,葡萄糖代谢增高,两肺多发微小结节,多考虑转移;肝右叶分割状囊实性病变,分隔及囊壁葡萄糖代谢增高(图1),多考虑肝包虫病。2020年12月5日行肺部肿物支气管镜下活检,病理示:鳞状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示:CK5/6-,P40+,CK7-,TTF-1;PD-L1(22C3)TPS 5%。肝脏巨大包块性质不明,影像诊断为肝包虫病,送检血清包虫IgG抗体、IgM抗体均为阴性(兰州大学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后经多学科诊疗团队讨论后行超声引导下肝脏肿物穿刺活检,已有病理结果,下周公布结果。

注:肝右叶可见团状以长T1(图A)、长T2(图C)为主混杂信号包块影,内部可见多发线样、条片状等T1、等T2信号分隔影,边界清楚,大小约11.5 cm × 11.4 cm × 10.9 cm,DWI示病变分隔呈明显高信号(图D),ADC图信号未见明显减低(图E),T2WI压脂系列可见肝右叶包块呈“囊内囊”表现,边界清楚(图B)。
讨论:
肝脏巨大占位到底为何物?包虫病?转移瘤?
最后编辑于 2023-08-27 · 浏览 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