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动态血糖仪适合哪些人?权威指南来讲清楚

发布于 2023-08-23 · 浏览 4024 · IP 湖南湖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25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北落医沉、走出自己的天空、佳郎阿宁 等 4 位已点赞

血糖监测是血糖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传统的血糖监测方法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监测作用,但往往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无法全面反映血糖实时持续的变化。


三诺爱看动态血糖仪的出现,可以说为广大糖友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监测体验。它能够实时、连续地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为糖友提供更加详尽的数据图谱,从而帮助糖友们更好地理解血糖的波动规律,助力精准的血糖控制。


这里,有人会举手发言了:

动态血糖仪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吗?

1型糖尿病患者会受益吗?

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更合适?


另外,对于妊娠期期糖尿病或有其他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仪是否同样适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进入正文,看看动态血糖仪适合哪些人群~



适合1型糖尿病患者



1.《中国持续葡萄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7)》推荐[1]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辅助患者HbA1c水平持续达标,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
  • HbA1c≥ 7%的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
  • 有能力日常使用动态血糖仪的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推荐[2]


  • 1型糖尿病患者


3.《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推荐[3]


  • 胰岛功能差,血糖波动大的1型糖尿病患者
  • 存在血糖波动大、反复低血糖、无症状性低血糖或无法解释的高血糖的1型糖尿病患者
  • 妊娠期1型糖尿病患者
  • 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
  • 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


4.《亚太地区持续葡萄糖监测(CGM)在糖尿病管理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23)》推荐[4]


  • 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MDI)或胰岛素泵]的1型糖尿病患者
  • 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孕妇
  • 斋月期间禁食并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注:斋月禁食是指穆斯林在伊斯兰教的拉姆丹月期间(fasting during Ramadan),从日出到日落期间不进食、不饮水的宗教实践]


5.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2023)》推荐[5]


  • 接受MDI或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CSII)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年龄:0-17岁)
  • 接受MDI/CSII的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年龄:18-64岁)
  • 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年龄:18-64岁)
  • 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5岁)
  • 1型糖尿病孕妇



适合2型糖尿病患者



1.《中国持续葡萄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7)》推荐[1]


  • 非重症监护室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
  • 围手术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


2.《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推荐[2]


  • 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 在指尖血糖监测指导下使用降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仍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具体包括:
  • (1)无法解释的严重低血糖或反复低血糖,无症状性低血糖、夜间低血糖;(2)无法解释的高血糖,特别是空腹高血糖;
  • (3)血糖波动大;
  • (4)出于对低血糖的恐惧,刻意保持高血糖状态的患者。


3.《亚太地区CGM在糖尿病管理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23)》推荐[4]


  • 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 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 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的年老体弱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5岁)
  • 斋月期间禁食并接受强化/基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 2型糖尿病的孕妇


4.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2023)》推荐[5]


  • 接受MDI/CSII的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0-17岁)
  • 接受MDI/CSII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18-64岁)
  • 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18-64岁)
  • 接受MDI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5岁)
  • 接受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适合其他特殊人群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推荐[2]


  • 妊娠期糖尿病(GDM)或糖尿病合并妊娠
  • 患者教育


2.《亚太地区CGM在糖尿病管理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23)》推荐[4]


  • 低血糖高风险(频繁/严重/夜间低血糖症或无症状低血糖)人群
  • 合并慢性肾病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
  • GDM患者


3.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2023)》[5]


  • 使用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
  • GDM患者


以上的国内外权威共识/指南为动态血糖仪的使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在未来,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更多的突破和创新,我们也相信动态血糖仪将成为更全面的糖尿病管理工具,帮助广大糖友实现更好的血糖控制。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持续葡萄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7年版) [J] .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7, 09(11) : 667-675. DOI: 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7.11.002.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J] .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 315-409. DOI: 10.3760/cma.j.cn115791-20210221-00095.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等. 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 [J] .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2, 14(11) : 1143-1250. DOI: 10.3760/cma.j.cn115791-20220916-00474.

[4]P K Kong A,Lim S,Hyun Yoo S,et al.Asia-Pacific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for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in diabetes management[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2023 May 15].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23;110718.doi:10.1016/j.diabres.2023.110718

[5] ADA. Diabetes Care. 2023; 46(Suppl. 1): S5-S291.

1型糖尿病 (19)
糖尿病 (610)
2型糖尿病 (419)
低血糖症 (64)

最后编辑于 2023-08-23 · 浏览 4024

61 18 3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6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