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复习2:天疱疮激素的使用及减量方法
1.初始治疗(初始糖皮质激素剂量):轻度患者(PDAI 0 ~ 8)0.5 mg·kg-1·d-1,中度患者(PDAI 9 ~ 24)1.0 mg·kg-1·d-1。如果1周内没有控制病情,糖皮质激素剂量均升至1.5 mg·kg-1·d-1;重度患者(PDAI ≥ 25)1.5 mg·kg-1·d-1。除冲击治疗外不再增加糖皮质激素剂量,并同时应用免疫抑制剂。对于糖皮质激素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建议中度患者泼尼松0.5 mg·kg-1·d-1,重度患者1.0 mg·kg-1·d-1。
2.巩固和维持治疗(糖皮质激素减量):病情控制开始减量,糖皮质激素减量方法国内外差别较大。建议泼尼松60 ~ 90 mg/d时,每2周减10%;40 ~ 60 mg/d时,每2周减5 mg;20 ~ 40 mg/d时,每月减5 mg;达20 mg/d时,每3个月减2.5 mg,减至0.2 mg·kg-1·d-1或10 mg/d可长期维持,部分患者可用更低剂量维持。另外,糖皮质激素减量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酌情延长或缩短糖皮质激素减量时间。定期查抗Dsg抗体水平,如果抗体升高或保持不变,减量速度减慢。多数患者需接受3年或者更长时间的治疗。
也可以采用每年递减上一年度50%糖皮质激素剂量的方法
(二)免疫抑制剂:建议对中重度患者早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因为免疫抑制剂起效大约需要1 ~ 2个月),特别是存在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的患者,更需与糖皮质激素早期联合。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可缩短糖皮质激素开始减量的时间,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且可以在糖皮质激素减量过程中防止疾病复发。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包括增加肿瘤、感染、造血功能障碍、肝肾损害、泌尿生殖道并发症等风险。
在正常减量过程中出现新发水疱,数量< 3个/月,首先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如果1周后没有控制,仍有新发水疱1 ~ 3个/月,病情波动,将口服糖皮质激素剂量升至目前剂量的前1个治疗剂量;如果每月新发水疱大于3个,将剂量升至减量前2个剂量梯度。复发时建议加用一种免疫抑制剂,如果患者已经使用免疫抑制剂,建议换用另外一种。


参考:寻常型天疱疮诊断和治疗专家建议(2020)
最后编辑于 2023-08-08 · 浏览 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