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in-Human)经心尖不停跳室间隔旋切术




背景
为了简化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外科室间隔切除治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魏翔教授及其团队全球首创了一种新的经心尖不停跳心脏室间隔旋切术(TA-BSM)。
方法
纳入了药物治疗症状无法缓解的HOCM患者。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使用专用的器械在心超引导下经心尖小切口进行室间隔切除术,不使用体外循环。反复操作以充分消除左室流出道(LVOT)梗阻和二尖瓣返流(MR)。主要的预后指标是手术成功率,在3个月随访中,静息/诱发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30/50mmHg,残余MR分级≤1+(of 4+)。
结果
共纳入47例患者,年龄12岁至77岁。46例患者随访了3个月,42例获得手术成功。最大LVOT压力阶差从基线时的86mmHg(67-114mmHg)下降到19mmHg(14-28mmHg)。MR分级≤1+的患者基线有3例,3个月时达到45例。1例患者于术后第10天死亡,与器械不相关。其他主要不良事件包括1例迟发性室间隔穿孔和1例术中左室心尖撕裂。

点评
这一器械的发明源自削菠萝。魏翔教授在江边散步时看到果商削菠萝的刀从菠萝中间刺进去,边旋切边利落地将中间多余的果心抽拉了出来。

魏翔教授于是效仿削菠萝原理,发明了一把具有旋切功能的手术器械,从心尖进入心脏切除增厚的室间隔心肌组织,并像切菠萝一样将切除的心肌组织带出体内。

(设计手稿来自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网站)
这次在JACC发表了经心尖不停跳心脏室间隔旋切术(TA-BSM)47例的研究结果,总体来说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与传统的间隔肌切除术相比,TA-BSM在心超实时评估指导下进行切除,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相信在手术经验积累或器械可能的进一步改良后安全性会进一步提升。
最后编辑于 2023-08-08 · 浏览 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