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手术切除3次,仍然复发,什么原因?

发布于 2023-07-14 · 浏览 8578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32岁

主诉:右手环指肿物切除术后2年复发。

简要病史

7年前,发现“右手环指背侧肿物”,在当地医院骨科行:背侧肿物切除术,术后病检为:腱鞘巨细胞瘤。

6年前,再次复发,遂于外市某院骨科行:背侧肿物切除术。

2年前,再次复发,于当地医院手外科行:掌背侧联合入路肿物切除术。

1年前再次复发,右手患者掌侧,背侧均可触及肿物,疼痛。


体格检查

img


img


img


img

辅助检查

img

沿腱周环绕手指生长

img

治疗经过

img


img

设计掌背侧联合切口

img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伸肌腱下可见一个瘤巢,破坏骨质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关节侧方有一个大的瘤巢,破坏关节囊,关节开放

img

深屈肌腱下有小瘤巢

彻底探查,切除,冲洗,缝合

img

术后第3天

img

仅专业人士可见

外观良好

切口愈合尚可

最后干货分享:

腱鞘巨细胞瘤(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ur),曾被称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是一种源自滑膜细胞,或趋向滑膜细胞分化(滑膜分化)的间叶细胞的肿瘤。

腱鞘巨细胞瘤是手部第二常见的占位病变,它在30-50岁的患者中最常见,多见于青壮年的手部及手指部,足趾部少见,女多于男,好发于腱鞘及滑囊的滑膜,也可发生于非滑膜区,可单发或多发。表现为关节外无痛、生长缓慢的包块,临床表现包括软组织肿胀和疼痛。

腱鞘巨细胞瘤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当在手指的屈肌腱附近发现有可见血流的实性低回声团块时,应强烈考虑此诊断。

超声检查显示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回声,沿着肌腱鞘或关节的血管,病变与肌腱接触或密切相关,甚至包绕,但不会随着肌腱移动,因为它起源于肌腱鞘而不是肌腱。

由于病灶来自于肌腱鞘,与肌腱的密切接触是可能的。在大多数报道中,腱鞘巨细胞瘤发生于指掌面而非指背面,屈肌腱受累是伸肌腱受累的5倍,

在病理上,大多数局限型腱鞘巨细胞瘤体积较小,直径在0.5-4.0cm者多见,少数发生于大关节者体积较大,典型者呈分叶状,边界清。

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通常体积较大(>5.0cm),质地坚硬,或呈海绵状。

其中,绒毛样外观者常出现于关节内,而结节样外观者则关节外多见。

恶性腱鞘巨细胞瘤通常体积大,边界不清,伴有出血、坏死。

在预后上,腱鞘巨细胞瘤是一种具有局部复发能力的肿瘤,复发率4-30%,通常这些复发是非破坏性的,可再行手术切除控制。

弥漫型腱鞘巨细胞瘤复发更为多见,复发率40-60%,反复复发可严重影响关节功能。

此外,良性者多次复发还可发生恶变。

恶性腱鞘巨细胞瘤是一种侵袭性肿瘤,死亡率很高,达1/3,还须警惕。

讨论

结合病例和本病特点,你能找到反复复发的原因吗?

腱鞘巨细胞瘤 (24)
纠错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30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第 34 期病例榜第 5 名
iconhuang_zhe_yuan 推荐
icon曹谦湘潭市中医院、杨庆运骨伤科医生、赵洪洲天津医院 等 4 位已点赞
iconhuang_zhe_yuan +10丁当

最后编辑于 2023-07-14 · 浏览 8578

40 74 57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0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