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颅底进修日志3:脑膜瘤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45
主诉:右耳鸣8年伴听力下降2年
简要病史:患者于8年前无明显原因地突然出现右耳鸣,为混合性,蝉鸣声、电流声、搏动性等,持续性,不影响睡眠,无耳痛、流脓、耳闷、眩晕、恶心、呕吐等,一直未在意,近2年来在耳鸣基础上,出现右侧听力下降,偶尔有耳痛,无耳道流血、眩晕、面部麻木、抽搐等症状,于2023年2月在XX市人民医院检查电耳镜发现右侧外耳道肿物,并取活检提示“符合脑膜瘤”,并行颅脑MRI示“考虑右侧咽部占位侵及乳突及后颅窝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双侧放射冠区少许缺血灶;右侧中耳乳突炎。”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就诊,遂到山东XX医院就诊,初步诊断脑膜瘤可能,手术难度大,建议转上级医院就诊。遂来我院门诊就诊,以"脑膜瘤(右)"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患者无面瘫,偶伴头痛,无口角歪斜、抽搐、面部痉挛、面部疼痛,无视力改变、畏光、流泪,无肢体麻木,无吞咽呛咳。患者目前精神状态良好,体力正常,食欲正常,睡眠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大便正常,排尿正常。
体格检查:右侧外耳道新生物。无鼻唇沟变浅,眼睑闭合不全。
辅助检查:
耳镜检查:

听力学检查:


颅脑磁共振:
1.右侧桥小脑角区至右侧咽旁间隙颅内外肿块,结合CT检查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本例存在一定侵袭性生长特点,恶性肿瘤如腺样囊性癌等不能除外,范围详见描述。2.右侧乳突炎。3.脑内少许缺血灶。4.鼻窦炎。















颞骨CT:






颅脑静脉成像(MRV)(新版):
右侧乙状窦及颈内静脉显示不清,请结合临床。
临床诊断:
1.脑膜瘤(颅内外沟通型,右)2.混合性耳聋(右)
治疗方案:
右侧经耳-颈入路颞骨次全切,颅底、颈静脉孔区巨大肿物切除,腹部脂肪取出,外耳道封闭术
术后病检:常规诊断: (右鼓室、中耳乳突颈静脉孔区肿物)上皮样细胞呈巢团状排列,考虑为脑膜瘤,侵袭性生长,术中、术后送检肿瘤大小分别为0.5x0.4x0.2cm,3x2.5x0.6cm。术后送检(颈深上淋巴结)未见肿瘤(0/1)。 免疫组化结果:PR(+),S-100(-),EMA(+),Vimentin(+),Ki-67(+15%),STAT6(+),CD34(血管+),SSTR2(+)。
术后增强MRI:




术后并发症:
声嘶、软腭麻痹、呛咳、吞咽困难、 面瘫
讨论:
1.病检进一步分型,治疗下一步治疗方案?
2.颅内外病变,分期还是同期手术?
3.肿瘤切除与功能保留的平衡?
最后编辑于 01-26 · 浏览 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