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如何化解“肥胖-生存悖论:肥胖的心衰患者死亡率低”?

发布于 2023-06-07 · 浏览 318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33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fy1940 已点赞
img


问题

体重指数 (BMI) 是最常用的人体测量指标,但腰围/身高比等较新的指标更能反映异位脂肪的位置和数量,和骨骼的重量一样是否在预测心衰患者的预后上是否更有用?


方法

在射血分数降低 (HFrEF) 心衰患者中,将几个较新的人体测量指标的预后价值与 BMI 的预后价值进行了比较,这些患者参加了 ARNI 与 ACEI 的前瞻性对照研究,以确定对心力衰竭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影响。主要终点是心衰住院或心血管死亡。人体测量指标与预后之间的关联针对其他预后变量(包括利钠肽)进行了全面校正。


结果

与 BMI ≥ 25 kg/m² 较低的死亡风险相关的“肥胖-生存悖论”(与正常体重相比)被确定,但校正其他预后变量时这一“悖论”消除。而这种悖论用腰围/身高比来评估时就不太明显,通过校正也被消除:五分位数5与五分位数1相比,校正后的全因死亡风险比为 1.10 。


然而,BMI 和腰围/身高比均表明,肥胖程度较高与主要终点和心衰住院治疗的风险较高相关,腰围/身高比更明显,在校正后持续存在,例如腰围/身高比五分位数 5 与五分位数 1 的心衰住院风险比为 1.39。


img


结论

在 HFrEF 患者中,包括BMI、腰围/体重比,校正后就不存在“肥胖-生存悖论”。肥胖与较高的心衰住院风险明显相关,其中腰围/体重比优于BMI。


img
心力衰竭 (338)
肥胖症 (62)

最后编辑于 2023-06-07 · 浏览 318

3 1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