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桂枝二越婢一汤与桂枝麻黄各半汤比较用石膏原因分析

发布于 2023-06-03 · 浏览 299 · 来自 Android · IP 天津天津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34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四枚(劈),生姜一两(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內诸药,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份,越婢汤一份。

  与23条同时理解。

  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圊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吐、更下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同有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说明有表证,但已有热症。不呕,圊便欲自可,说明无少阳阳明证。面色反有热色者,为热郁于表。

  本条文“恶寒发热,热多寒少”,与23条相同,说明同有热症,虽未写“不呕”,“圊便欲自可”,但从脉微弱看仍为无少阳阳明里热,此处热应为热郁于表,用发汗药清解在表郁热即可。又脉微弱,(与23条“脉微”类似,故同样不可更发汗,但23条有“脉微恶寒”,为表里俱虚,故不可更发汗,更吐,更下。)理解为外有表但里已虚,属阳浮阴弱轻症,仍为应用少量桂枝汤调和营卫。。

     与23条同为热郁于表,为何本条用越婢汤而23条用麻黄汤。本条“脉微弱者,此无阳也”,胡希恕说“此无阳也”,这个“无阳”就是津液,就指津液说的。尤在泾解释“无阳”是“胃中无阳,无以化津,津无汗源”,那么除了散表之郁热,就要补胃中津液了。方中大枣,甘草味甘,石膏甘,辛,大寒,三药合用共凑甘寒生津,养胃中津液。

  胃中津液得养,表郁热得清,营卫不和得调,故病去也。

  又“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可见仍是用桂枝汤原方调和营卫之意

最后编辑于 2023-06-03 · 浏览 299

回复收藏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