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阴茎的治疗

隐匿阴茎是指阴茎体发育正常,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阴茎皮肤不能完整附着于阴茎体,导致阴茎显露不良,进而会出现阴茎短小、呈「鸟嘴型」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包括蹼状阴茎、埋藏阴茎、束缚阴茎。
先天性埋藏阴茎是由于dartos筋膜失去弹性,阴茎的皮肤没有锚定在深筋膜上,从而限制了阴茎的延伸 。埋藏阴茎的临床特点为阴茎皮肤缺乏,包茎,阴茎海绵体发育正常,海绵体藏于耻骨前皮下组织内。其解剖特点为内膜发育不良变成弹性较差的条索状组织,阴茎肉膜与Buck筋膜不能附着,使得阴茎体不能较好的在皮下滑动,阴茎伸缩受限制,大部分固定于耻骨联合下方。
诊断标准:
①阴茎外观短小;
②阴茎体发育正常;
③向后推挤阴茎根的皮肤可见正常的阴茎体显露,松开后阴茎体迅速回缩;
④排除其他阴茎畸形,如尿道下裂或上裂、特发性小阴茎等;
⑤排除肥胖患者阴茎体部分埋藏于耻骨前脂肪堆中这一情况。
根据不同的标准将隐匿阴茎分为以下三型:
隐匿阴茎 I 型(轻度):包皮口夹角为 30°~45°;部分阴茎体型(轻型),外观可见部分阴茎体和阴茎头位于圆锥形的皮丘内;根据阴茎皮肤的长度与阴茎体长度的比值,比值>70%
隐匿阴茎 Ⅱ 型(中度):包皮口夹角为 46°~90°;除了可见突出的锥状皮丘,隐约可见位于阴茎皮丘下方的阴茎头,在腹壁平面可触及阴茎冠状沟;根据阴茎皮肤的长度与阴茎体长度的比值,比值30%~70%
隐匿阴茎 Ⅲ 型(重度):包皮口夹角为大于90°;外观仅可见的圆锥形皮丘,在腹壁平面可触及阴茎头远端或无法触及阴茎头;根据阴茎皮肤的长度与阴茎体长度的比值,比值 30%以下
治疗原则
隐匿性阴茎随着年龄的增加会逐渐自愈,即使手术也最好在12-14岁以后进行。在明确诊断和分型的基础上,充分评估患者病情,针对患者产生隐匿阴茎的病因,制定相对应的治疗方案。如因肥胖导致的后天性隐匿阴茎,首选的治疗方案应以锻炼减肥为主,即使需要手术矫形,建议在阴茎生长发育后再择期进行。对于轻中度隐匿阴茎患儿,可以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辅以重组人生长激素(GH)的激素辅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目前较为公认的手术指征为:
①包皮外口严重狭窄,经保守治疗无效;
②除小阴茎和肥胖者外,阴茎外观短小,阴茎体发育正常者;
③影响患者排尿,排尿时把持阴茎困难,包皮不能上翻影响阴茎头的清洁.导致反复泌尿系统感染;
④阴茎体部皮肤严重缺失,阴茎外观严重短小,对患者及家属造成心理障碍。在隐匿阴茎明确诊断后,对于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最佳的手术时机在学龄前。
手术方式
隐匿性阴茎手术方法较多,包括改良的Brisson法、Shiraki法、Devine法、改良的Johnstons法、Borsellino 法、Sugita 法等。

最后编辑于 2023-06-02 · 浏览 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