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最新《儿童特应性皮炎基层诊疗指南》要点梳理!

发布于 2023-06-01 · 浏览 1865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34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小壮兵爱学习 推荐

特应性皮炎(AD)常于婴儿期起病,累及儿童及青少年,严重影响患儿睡眠质量、生长发育及整个家庭的生命质量。我国 AD 儿童患病率呈上升趋势,1~7 岁儿童的患病率达 12.94% [1]

当前,AD 儿童诊疗中面临诸多挑战,如皮损不典型时诊断困难、药物治疗选择相对有限、治疗依从性差、部分患儿家长存在「激素恐惧」等 [2-4]。AD 儿童诊疗规范性和用药安全性亟待改善,对接诊大量患儿的基层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诊疗同质化和规范化水平均有待提高。

近期,《儿童特应性皮炎基层诊疗指南》[1](以下简称指南)发布,为我国基层医生提供科学参考,提高规范化分级治疗能力。为此,丁香园特别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徐子刚教授,就《指南》中如何提高诊断准确性、治疗合理性和患者依从性等热点问题进行全面解读。


一、掌握临床表现,把握患者病情

徐子刚教授指出,儿童 AD 临床表现复杂,临床医生应熟知其典型皮损、特征性非典型皮损和并发症,并了解各种共患病和并发症,有助于全面把握病情,及时处理或转诊。本次《指南》中列举了儿童 AD 的各种临床表现 [1]


1.谙熟典型表现,做到早期诊断 

在儿童中,AD 的表现也随年龄增长呈特征性演变,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临床表现各异,但基本特征均为皮肤干燥、湿疹样皮损及剧烈瘙痒(图 1)。

img

图 1. 不同年龄段 AD 患者的临床表现 [1]


2. 了解非典型疹,尽量避免漏诊

AD 还可出现一系列非典型但有特征性的表现(图 2),如脓疱疮、单纯疱疹、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等 [1]。这些非典型临床表现也是重要的诊断线索,充分了解有助于避免漏诊。

img

图 2. AD 患者的不典型表现 [1]


3.识别继发疾病,避免病情加重

由于皮肤屏障缺陷、pH 值升高、抗菌肽以及 Th2 细胞因子减少等因素, AD 皮损易继发感染 [5],而感染又可反过来加重病情,细菌和病毒感染是 AD 最常见的并发症 [1](图 3)。

img

图 3. AD 患者合并细菌和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1]


4.重视共病评估,全面把握病情

AD 是一种系统疾病 [6],除了皮肤表现以外,10% 的患者还具有发生过敏进程的风险,包括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结膜炎、哮喘等 [1]


二、正确诊断和评估,降低误诊风险

徐子刚教授认为,正确诊断和准确评估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前提,当规范治疗后效果欠佳时,应重新审视诊断是否正确,排除误诊后再进一步评估病情并据此调整方案。本次《指南》也详细梳理了 AD 的多种诊断标准 [1]


1.充分鉴别诊断,降低误诊风险

AD 诊断标准众多,目前推荐使用婴儿(0~1 岁)、儿童(1~12 岁)和成人/青少年(12 岁以上)三种诊断标准(表 1)。

表 1. 不同年龄段 AD 患者的诊断标准 [1]

img
img
img

徐子刚教授提到,许多疾病与 AD 存在相似或重叠的特征,明确诊断的同时也需要充分鉴别诊断。如婴儿和儿童期需与头面脂溢性皮炎、疥疮、真菌感染、高 IgE 综合征、Netherton 综合征、Blau 综合征、肠病性肢端皮炎和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等相鉴别;青少年期需与接触性皮炎、银屑病、玫瑰糠疹、红斑狼疮、皮肌炎和药疹等相鉴别 [1]


2.准确评估病情,决策治疗方案

目前推荐根据疾病严重度采取阶梯治疗的策略 [4],要求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徐子刚教授建议基层医务工作者可采用简单易行的指标进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常用的有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AD)、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EASI)、研究者整体评分(IGA)和瘙痒程度视觉模拟尺评分(VAS)等 [1]


三、规范治疗与管理,改善患儿治疗结局

儿童 AD 治疗的目标除了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减少和预防复发外,还要考虑保障患儿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患儿及家庭的生命质量 [1]徐子刚教授强调,儿童 AD 的治疗管理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长期治疗管理涉及患者及家长教育、皮肤基础护理,外用药治疗等多个方面。本次《指南》中也对此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 [1]


1.做好患者教育,优化基础护理

AD 长期治疗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 [4],从而有效控制疾病并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1]。基层医生应使患者及其家属全面了解疾病、皮肤基础护理及食物过敏管理的相关知识及护理措施,适时给予心理指导 [1]


2.规范外用治疗,构筑治疗基石

药物治疗是儿童 AD 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外用药包括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TCI)和磷酸二酯酶 4(PDE4)抑制剂 [1]。基层医生需根据患儿皮损严重程度、年龄、发病部位等,合理选择外用药物 [1,7](表 2)。在临床上,部分患儿家长存在「激素恐惧」心理 [3,4],应告知家长短期、规范外用激素是安全的,但并非所有家长都能理解这一点,如沟通后仍有顾虑,也应尊重患方的偏好,考虑外用非激素药物替代治疗 [7],如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和外用 PDE-4 抑制剂。

表 2. AD 儿童患者外用药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1,7]

img

徐子刚教授也表示,近年来 AD 药物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型药物不断涌现,如小分子外用 PDE-4 抑制剂,用于 2 岁及以上儿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 [7],也丰富了儿童 AD 的外用药物治疗选择。


3.严格把握指征,合理系统治疗

经规范的外用药治疗仍不能控制的难治型、中重度 AD 可酌情选用系统治疗。严重继发感染时可系统使用抗生素,这些情况常需转诊至上级医院 [1]


总结

儿童 AD 的患病率不断升高,疾病负担巨大。基层医院在 AD 的分级管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直接关系到疾病的整体管理水平。新近出台的《指南》着眼于儿童 AD 的特殊性和基层医生的实际情况,为儿童 AD 的规范诊断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专家介绍

img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等. 儿童特应性皮炎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3,22(1):8-18.

[2] Ujiie H, Rosmarin D, Schon MP, et al. Unmet Medical Needs in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Inflammatory Skin Diseases. FronMed(Lausanne), 2022, 9:875492.

[3] Koster ES, Philbert D, Zheng X, et al. Reducing corticosteroid phobia in pharmacy staff and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topic dermatitis. Int J Clin Pharm, 2021, 43(5): 1237-1244.

[4]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 特应性皮炎的全程管理共识.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3,56(1):5-15.

[5] Malara G,Trifirò C, Bartolotta A, et al. A rare skin infection in atopic dermatitis: A case report. Clin Case Rep, 2020,8(12):2945-2947.

[6]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等. 特应性皮炎基层诊疗指南(2022年).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2,21(7):609-619.

[7]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皮肤科分会. 特应性皮炎外用制剂合理应用及患者指导专家共识.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55(4):281-288.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阅读


PC 端请点击查看:舒坦明®说明书

移动端请点击查看:舒坦明®说明书


免责声明:此资料应仅在其原始链接位置观看。对于经其他途径查看到的内容,辉瑞不承担责任。请点击以上链接,以获得说明书信息。


关于儿童 AD 治疗管理,参与调研互动,分享您的临床诊疗经验!

轻中度AD症状控制后,非激素外用药用多久
2-4 周0 人
1-3 个月0 人
3-6 个月0 人
6 个月以上3 人
特应性皮炎 (29)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13)

最后编辑于 2023-06-01 · 浏览 1865

3 16 1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