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体检的异常检出率分析

发布于 2023-05-31 · 浏览 1737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北河北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34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目前,我国≥65岁老年人口数已达到2.01亿人,占总人口的14.20%[1]。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2],再加之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普遍偏低[3-5],使慢性病患病风险不断增加,2016—2019年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达43%[6-7]。2009年我国开始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到202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15元提升到了84元[8],其中面向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重要一项,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老年人体检项目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首要目的在于针对老年群体常见的健康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严重慢性病的发生风险[9]。健康体检是“早发现”的重要环节,老年人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的异常及对体检异常的知晓情况,均是反映健康体检服务效果的关键性指标。既往在基本公共卫生老年人健康管理方面的研究,多是对服务的利用率、满意率、收益率等方面进行分析[10-11],对体检异常检出的报道较少。本文主要着眼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老年人健康体检异常检出率进行研究,从需方视角了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老年人健康体检服务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9年11—12月,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获取研究对象:(1)在全国范围内的东、中、西部选取有代表性的3个省份,即东部浙江省、中部山西省和西部重庆市;(2)在各省分别抽取1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市辖区和1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市辖区,其中,重庆市为直辖市,因此直接纳入该市,共计纳入5个市;(3)在各个市中分别抽取1区1县,分别代表城区、农村地区;(4)在所抽区与县中,随机抽取2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最终共抽取3省5市20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为本研究调查点;(5)采用方便抽样法从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选取前来就诊的老年人作为本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65岁;(2)辖区内的常住居民(常住人口是指一定时间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域的人口,主要包括:除离开本地半年以上的全部常住本地的户籍人口[12]);(3)接受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4)认知和记忆相对较好,听力与语言交流无障碍;(5)愿意接受本次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本年度体检结果不详者。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涵盖的老年人服务对象特征,本次调查将老年人分为3类:一般老年人、高血压老年人、糖尿病老年人。一般老年人指年龄≥65岁且自报无高血压、糖尿病但不排除患有其他疾病的被调查者;高血压老年人或糖尿病老年人指年龄≥65岁且自报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被调查者。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N=Z21-α×P×(1-P)/δ2估算样本量,其中α取0.05,Z取1.96,容许误差δ取3%,总体标准差一般取0.5,计算可得最小样本量为1 067。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3 213份,回收有效问卷3 018份(东部1 170份,中部1 230份,西部61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93%。回收问卷中存在部分数据缺失,定义数据缺失率在2%以下为有效问卷。本研究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项目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批(批号:CAMS&PUMC-IEC-2022-025)。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于2019年采用自行设计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方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方调查问卷》严格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调查规范(第三版)》[13]所列服务规范要求,结合中外文献进行问卷条目的设计。其包括3个分问卷,即高血压老年人调查问卷、糖尿病老年人调查问卷、一般老年人调查问卷,3个分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9、0.88和0.84。

本研究涉及的各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被调查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和老年人健康体检异常检出情况。其中,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被调查者的年龄、性别和家庭人均月收入等。健康体检异常检出情况部分的问题设置包括“在过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组织的历年体检中,是否曾帮助您发现了某些健康问题”;“您通过健康体检发现以下哪些疾病”,该问题选项设置为一些老年人常见疾病,即(1)血压异常、(2)血糖异常、(3)血脂异常、(4)超重肥胖、(5)贫血、(6)胆结石或胆囊炎、(7)脂肪肝、(8)肾结石、(9)心脏病、(10)肿瘤、(11)其他。相关指标定义:健康体检的异常检出率=曾经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体检中心发现过一项以上健康问题的人数/调查总人数。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1-异常检出率,其中舒张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收缩压<90 mmHg则认为血压正常;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率=1-异常检出率,检查中空腹血糖为3.9~6.1 mmol/L则认为血糖值正常。

问卷由课题组成员和当地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人员一起实地发放。问卷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并当场回收,若被调查者由于某种原因无法自行填写则由被调查者或其监护人口述,调查者代为填写。

1.3 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减少调查员误差,在问卷填写前由调查员向被调查者讲解问卷的研究目的和注意事项等,在回收过程中由调查员把控问卷的完整性,在问卷回收后由问卷公司采取双录入保证问卷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当多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再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其P值需要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校正;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体检异常检出率的危险因素。检验水准均为双侧,α取0.05。

2 结果

2.1 老年人基本情况 3 018例老年人中,一般老年人617例(20.44%),高血压老年人1 490例(49.37%),糖尿病老年人911例(30.19%);共计2 993例老年人报告了性别,其中男1 355例(45.27%),女1 638例(54.73%);1 500例(49.70%)来自城市,1 518例(50.30%)来自农村;1 170例(38.77%)来自东部地区,1 230例(40.76%)来自中部地区,618例(20.48%)来自西部地区;年龄65~74岁2 101例(69.62%),75~84岁795例(26.34%),≥85岁122例(4.04%)。

2.2 不同特征老年人自报健康体检异常检出情况比较 3 018例老年人中,2 033例(67.36%)自报健康体检异常。不同居住地类型、人群类型、所在地区、户口类型老年人自报健康体检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其中,农村老年人自报健康体检异常检出率高于城市老年人(P<0.05)。不同人群类型老年人自报健康体检异常检出率排序为:高血压老年人>一般老年人>糖尿病老年人(P<0.017)。西部地区老年人自报健康体检异常检出率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P<0.017)。本地户口老年人自报健康体检异常检出率高于外地户口老年人(P<0.05)。

img


2.3 老年人自报体检项目异常检出情况 3 018例老年人中,1 174例(38.90%)自报检出血压异常,747例(24.75%)自报检出血糖异常,719例(23.82%)自报检出血脂异常,445例(14.74%)自报检出脂肪肝,393例(13.02%)自报检出超重肥胖,238例(7.89%)自报检出胆结石或胆囊炎,60例(1.99%)自报检出贫血。

不同居住地类型、人群类型、所在地区、户口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的老年人自报体检时血压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9.13%的已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老年人在年度体检中的血压值异常(由公式得出,高血压老年人的血压控制率为50.87%),36.11%的糖尿病老年人体检时血压值异常,18.31%的一般老年人体检时血压值异常;不同地区老年人自报健康体检血压异常率排序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P<0.017);农村老年人自报健康体检血压异常率高于城市老年人(P<0.05)。不同性别、人群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的老年人自报体检时血糖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糖尿病老年人在体检中血糖异常率为60.48%(由公式得出,糖尿病老年人的血糖控制率为39.52%),高血压老年人体检时血糖异常率为9.66%,一般老年人的血糖异常筛查率为8.43%。不同性别、人群类型、所在地区的老年人自报体检时血脂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自报血脂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6.31%、23.82%,高于一般老年人的17.83%(P<0.017);中部省份的老年人自报血脂异常率为30.57%,高于东部省份和西部省份的22.05%、13.75%(P<0.017)。不同居住地类型、人群类型、所在地区、家庭人均月收入的老年人自报体检时脂肪肝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血压老年人的自报脂肪肝检出率高于一般老年人和糖尿病老年人(P<0.017);西部省份脂肪肝检出率为6.15%,低于东部省份和中部省份的18.63%、15.37%(P<0.017)。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类型、所在地区的老年人自报体检时超重肥胖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部省份的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7.80%,高于东部省份和西部省份的10.43%、8.41%(P<0.017)。不同所在地区、家庭人均月收入的老年人自报体检时胆结石或胆囊炎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东部省份胆结石或胆囊炎检出率为12.05%,高于中部省份和西部省份(P<0.017)。不同居住地类型、人群类型、所在地区、户口类型的老年人自报体检时贫血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一般老年人的贫血检出率分别为4.21%,高于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的1.07%、1.98%(P<0.017);贫血的检出率是农村老年人高于城市(2.57%比1.40%,P<0.05),见表2。

img


2.4 老年人自报体检项目异常检出情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被调查的≥65岁老年人自报健康体检各类异常检出类别作为因变量(赋值:否=0,是=1),以表2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血压异常检出率分别是一般老年人4.39、2.57倍,糖尿病老年人血糖异常的检出率是一般老年人的16.96倍,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血脂异常检出率分别是一般老年人1.64、1.42倍,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是一般老年人2.79、2.64倍,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贫血检出率是一般老年人的0.25、0.47倍,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脂肪肝检出率分别是一般老年人的2.10、1.49倍;农村老年人的血脂异常、胆结石或胆囊炎检出率分别是城市老年人0.76、1.32倍;中部地区老年人血压异常、血糖异常的检出率分别是东部地区的0.63、0.72倍,中部和西部地区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分别是东部地区的1.57、0.57倍,中部地区超重肥胖、贫血的检出率分别是东部地区的1.86、0.47倍,中部和西部地区胆结石或胆囊炎的检出率分别是东部地区的0.45、0.31倍,中部和西部地区脂肪肝的检出率分别是东部地区的0.79、0.29倍(P<0.05),见表3。

img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老年人健康体检的总体自报异常检出率为67.36%,由此说明,在最近一次老年人健康体检服务中,有超过60%的老年人检出了至少一项异常情况,且被老年人自身获悉,并能够在后续被调查时回忆自报出来,该指标亦从侧面体现出老年人对于自身健康情况的知晓现状。因此可得,由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的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项目,对城乡老年人早发现、早诊断健康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血压异常检出率为38.90%、血糖异常检出率为24.75%、血脂异常检出率为23.82%、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3.02%、贫血检出率为1.99%、脂肪肝检出率为14.74%、胆结石或胆囊炎检出率为7.89%,且大部分体检项目的异常检出率均显示了农村高于城市的特征。由于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素养较城市偏低[14],老年人健康体检意识薄弱,且医疗资源相对于城市可及性差[15],而普惠性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体检项目为农村老年人及时发现健康问题提供了重要渠道,为农村老年人早发现、早诊断健康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提高了农村老年人对自身健康问题的知晓情况。提示未来需继续重视和进一步完善农村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体检项目的落实情况,增强健康体检报告结果的解读效果,提高农村老年人对自身疾病现状的知晓情况。

同时,本研究发现49.13%的已被诊断为高血压的老年人在年度体检中的血压值异常,已被诊断为糖尿病的老年人在体检中血糖异常的比例为60.48%,说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疾病控制率约为50.87%、39.52%。另有研究显示,2015年我国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22.67%[16],2017年山东省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为42.8%[17]。由此得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实施的几年间,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疾病控制率在不断上升,提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的规范化、针对性健康指导和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知识素养,提高患者对自身慢性病的重视程度和治疗、服药的依从性[18-19],从而能够促使患者自主地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控制血压、血糖。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各体检项目中,血压异常的检出率相对较高,有38.90%的调查对象自报在最近一次的年度体检中血压异常,36.11%的糖尿病老年人血压值异常,18.31%的一般老年人血压值异常;其次是血糖异常,24.75%的调查对象自报最近一次体检中发现了血糖异常,高血压老年人的血糖异常率为9.66%,一般老年人的血糖异常检出率为8.43%。提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的免费健康体检可以帮助早期筛查出潜在的老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作为慢性病的有效筛查手段,健康体检可以实现三级预防中的“三早预防”,在高血压、糖尿病尚未表现出症状体征时,及早筛查,并及时实施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手段,以达到减缓慢性病进程和推迟并发症出现的目的[20];对已经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可以早发现可能患有合并症的老年人,及时进行多种慢性病的综合管理,实现老年人的多方位健康管理。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高血压的患病率和疾病负担正在不断升高,BMI过高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可能增加血压升高的风险[21],同时有研究发现血糖与血脂升高、脂肪肝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22],所以在慢性病管理中应当积极践行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共管”的服务模式。《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提出,要加强对于高血压的初级防治,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全面启动高血压控制相关的一系列行动和卫生政策[23-24]。结合本研究发现,高血压仍然是困扰老年人健康的首要因素,且会增加高血压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截至2019年,我国已约有2.45亿成年高血压患者[25]。提示未来国家应继续加大高血压的公共卫生防治投入,同时注重血压、血糖、血脂的综合管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管理水平,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服务能力。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并不是严格的随机抽样,所以调查对象的选择上存在一些误差;(2)在比较异常检出率时,可能存在年龄和人群混杂,不同省份所选取的3类人群的数量并不相同,所以可能导致某些异常检出较高,某些异常检出较低;(3)本研究所调查的异常检出是从需方角度得出,可能存在回忆偏倚或者由于健康体检报告未告知患者而造成的信息偏差。

本文无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李梦宇,连隽,廖子锐,等.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体检的异常检出率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22):2756-2762.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831.

最后编辑于 2023-05-31 · 浏览 1737

回复3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