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猝死前,身体的 3 个求救信号别忽视

发布于 2023-05-29 · 浏览 427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34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猝死前,身体的 3 个求救信号别忽视

2023-05-29,收录


ZYing 丁香园 2023-05-28 16:29 发表于浙江


在微博上,「猝死」每过一段时间就会登上一次热搜,成为舆论焦点。与此同时,另外一个话题悄然走红:假如能回到猝死前五天,你还会那么拼吗?


猝死究竟是怎样发生的?能否有效预防?就这些问题,我们联系了急救医生张元春。以下是他的讲述:

标题-1: 发生猝死时

你的身体在经历什么?


猝死自古以来就有,并不是近些年才出现的,但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再加上网络越来越发达,我们听到的猝死事件也就越来越多了。


「猝死」,从字面来看,就是突然的、出乎意料的死亡。


至于多么突然才能算「突然」,不同的专业机构对这个时间长短的定义各有不同,从 1 小时到 48 小时不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猝死」定义为:从出现症状到死亡,时间在 24 小时内


想应对猝死,需要先了解猝死的原因


人只要活着,心脏就需要一刻不停地跳动。所以,当心脏不能有效地跳动、不能给身体重要器官供血的时候,如果不能让心脏及时恢复有效的跳动,猝死就会发生。

img

图-1


制图:丁香医生内容团队


发达国家统计表明,猝死约有 90% 都是心源性的。这也符合大家对猝死的通俗认知:大多属于「心脏病发作」。


除了心脏之外,也有少部分猝死是脑源性、肺源性、腹源性、内分泌源性等其他因素造成的。


心源性猝死再细分,又分为「冠脉性」和「非冠脉性」猝死两大类。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中,约四分之三为冠脉性猝死,其他为非冠脉性猝死。

img

下面,我们详细说说这两种猝死分别是怎样发生的。



标题-2: 冠心病,症状轻也可致命

肥胖三高要当心


冠脉性猝死占心源性猝死总数的 56.78%~80%,中老年人更多见,主要原因就是冠心病。有冠心病病史患者,发生猝死风险是普通人的 4 倍。

img

制图:丁香医生内容团队


四分之三的心源性猝死是由于冠心病。而冠心病则与肥胖、吸烟、三高等不良的健康状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img

图-4


制图:丁香医生内容团队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冠心病的症状不明显,往往与一般的轻微不适感混同,但这样也会显著升高你发生猝死的风险。


虽然 40 岁以上是高发人群,但近些年,冠心病越来越年轻化,甚至出现了 25 岁年轻人冠心病的病例报道。


零食当饭、饮料当水,从不运动,熬夜,无休止地消耗身体,但不体检……你的冠状动脉可能正在悄悄堵上。


标题-3;

年轻人猝死原因多

心脏体检,可能救你命


35 岁以下的健康年轻人,突然发生猝死,更多属于非冠脉性的猝死。原因包括心肌病、遗传性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等几大类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很多风险与遗传因素有关。此外,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原因、内分泌异常等也可能导致这些隐藏的心脏问题。

img

猝-5


非冠脉性猝死的原因复杂,图片中只展现了其中一种情况(制图:丁香医生内容团队)


这些潜伏的危险在早期大多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不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测就很难发现。


而被熬夜、劳累、剧烈运动等诱发,或者在睡梦中,这些遗传的小毛病会让人突然离去。有些人天生不适合加班,跟别人「卷生卷死」,可能就真的「死」了。



标题-4:若能回到猝死前,可以做什么?


心源性猝死往往突然而至。网上有很多内容想要教你识别「猝死前兆」,那么心脏骤停在发生之前有没有症状呢?


大约一半的患者没有症状。


另一半的心脏骤停患者,在猝死前几天至几小时内,会出现:


01

间歇性胸痛、胸部压榨感

有人描述这种疼痛为「就像胸口被反复挤压」,并可能伴有濒死感、恐惧感。这种疼痛可能突然出现,频繁发作,剧烈而持久。

需要注意的是,人的神经系统是连在一起的,血液供应不足也会对消化产生影响。因此,猝死前有时不仅会有「胸」痛,还可能表现为:

● 恶心、感到胃部不适、呕吐,持续不缓解,没有其他原因

● 疼痛放射至肩背和腹部,出现腹痛、肩背痛、手臂痛等

02

呼吸急促、胸闷

此时,人的心脏泵血功能下降,部分血液积存在肺里,无法及时输送到全身各处,所以会产生呼吸困难的感受。

03

头晕、晕厥、频繁心悸

极度疲劳、大汗淋漓

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刺激下忽然晕倒过去,在没有其他原因时,可能跟猝死有关:

● 在运动和头晕过程中持续或异常胸痛和/或异常呼吸急促

● 在情绪激动时昏倒或癫痫发作

● 在体育活动中昏倒或有明显的癫痫发作,尤其是在反复发作的情况下,更提示可能会发生心源性猝死

有研究发现:839 名心脏骤停患者中,430 名有先兆症状,占 51%,主要为胸痛和呼吸困难。


大多数(93%)有先兆症状的患者中,症状在心脏骤停发生前 24 小时内出现。因症状拨打急救电话的患者,生存率为 32.1%,而未拨打的患者的生存率为 6.0%。


然而,很大一部分人忽视了这些迹象。这不能全怪患者不小心,而是因为这些症状有的特异性不高,不容易跟其他疾病区分。


相比于识别危险症状,我们更提倡大家:定期进行心脏「体检」,排查风险 + 改掉坏习惯,主动保护心血管。


做哪些检查可以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猝死风险?


基础项目:

1、心电图(EKG)

2、超声心动图,就是俗称的心脏彩超

作为体检项目,两者互相配合,可以发现大多数重要的心脏异常。

疑似冠心病或其他心脏问题的人,可能需要一些额外检查:


● 基因检测,适用于有家族史的情况

● 运动平板试验,能找出一般心电图无法发现的血管病变,用于筛查冠心病

● 儿茶酚胺激发试验,检查你的心脏对某些特定药物的反应

●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用于鉴别心律失常等,常用于为莫名晕厥找原因

● 心导管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 电生理研究,可以诊断、治疗心律失常


猝死发生的概率不高,一旦出现,对于任何人都将是不能承受的后果。


虽然已经说过很多次,但我们还是要不断不断地重复讲:尽早戒烟、坚持运动、控制三高、定期体检。如果医生建议,请使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必要时实施血管成形术或导管消融术。


本文首发于丁香医生,策划:ZYing|监制:Feidi|插画:Sam|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

[1]Yow A G, Rajasurya V, Sharma S. Sudden cardiac death[M]//StatPearls [Internet].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1.

[2]Marijon E, Uy-Evanado A, Dumas F, et al. Warning symptoms are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 from sudden cardiac arrest[J].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6, 164(1): 23-29.

[3] https://patient.info/news-and-features/what-is-the-most-common-cause-of-sudden-cardiac-death

[4]Srinivasan N T, Schilling R J. Sudden cardiac death and arrhythmias[J]. Arrhythmia & electrophysiology review, 2018, 7(2): 111.

[5]Sessa F, Esposito M, Messina G, et al. Sudden death in adults: a practical flow chart for pathologist guidance[C]//Healthcare. MDPI, 2021, 9(7): 870.

[6]Behr E R, Dalageorgou C, Christiansen M, et al. Sudden arrhythmic death syndrome: familial evaluation identifies inheritable heart disease in the majority of families[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8, 29(13): 1670-1680.

[7]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23214-sudden-arrhythmic-death-syndrome

最后编辑于 2023-05-29 · 浏览 427

回复3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