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规培还有没有其他出路?刚入规培,浅浅自我分析一下。


一到工作很累、听说转行的师兄师姐们都过得很好的时候,就会觉得emo......
浅浅分析一下未来是否有别的路,仅个人想法:
简单介绍:我从一家双非本科医学院考到TOP3医学专科医院,学硕毕业,现在以硕士身份在本院规培中,目前规培第一年,坐标上海。
目前在临床工作中,主要任务是写病历,收病人,在手术室扶镜头。每天工作时长12h-15h左右。规培差不多半年了,下班以后只想躺平,刷刷手机,打打手游,完全没有上学时候的劲儿。最近想改变这一现状,找到一个抒发观点的窗口,所以将最近萦绕在脑海里的关于职业生涯选择的一些观点放在这里。
忙碌的时候常常后悔学医,后悔从事这份工作,在被催促搞科研、写文章的时候心里也特别烦闷。但在闲下来的时候又觉得这份职业还不错,虽然前期待遇很差,但是熬到大后期,也还是可以。我周围有一些规培的师兄师姐,他们选择潇洒离开临床。结合其他新闻和园子里检索到的职业选择,也让我也了解到,医学生除了死磕这条路以外,还有其他的路可以选择。
在这里我想把我搜集到的信息罗列出来,每一条路应该如何走,怎么才能走好,以期和大家一起讨论,也方便让园子里富有经验的前辈们多多指导。
目前了解到的,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 坚持临床道路:大医院or小医院or 校医/狱医/军医
1.大医院
优点:医生属于大后期职业,在同一个领域深耕,或早或晚都能够出人头地;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成就感;一直保持终身学习,会让人觉得踏实,不容易被淘汰;大医院平台够大,病源不愁;未来有成为医学大家的潜能(虽然并没有这么远大的志向,只想当一个温暖的小医生)。
缺点:辛苦、累、委屈(相信任何工作和职业都会有);医院工资水平同比较低(原因可能有:薪资分配问题,医院正新建大楼);没有公共假期(不按照国家假期休息,而是自行按照手术安排调休,基本无法回老家,无法与家人朋友远游);科研要求高,会用很多时间和精力做科研;医患纠纷,有纠纷风险,甚至生命危险;少有个人生活。
能力要求:【很高】要想在好一点的医院工作,需要的东西很多,①现在学历起码博士,②晋升需要文章及课题。科研属于一座大山,③临床理论和技能是另一座需要累积的山。
以我导为例:我的导师很优秀,博士毕业然后在医院申请去美国做了博士后,十余篇SCI傍身,市级项目,国青年,国自然重点项目都有,科研经费不愁,idea也有,精力充沛。临床工作中也很细致,对病史要求高,需要个体化并结合较新的临床进展。是医院较为年轻的带组主任。导师跟我说工资都不太高,凭情怀支撑。导师坚持不收红包,可能因为本身家庭经济状况好。他们没有规培制度,但是也是从小医生做起,到处轮转。导师可以早6点起床,晚1-2点睡觉,观点是:早期2小时或者晚睡2小时就可以完成很多科研工作或者其他工作。
个人分析:我个人认为我的导师属于很优秀的一类医生,是坚持临床道路的成功者之一,但是我可能没法复刻成为导师。一方面是规培制度所限,另一方面是不够导师那么精力充沛。对于我而言,目前的工作强度让我有些疲乏,很多时候加班回家稍微吃点晚饭,就十分困倦,难提学习兴趣。我如果走这条路,那么未来我将和我的上级一样,是一眼看到头的工作: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较大(如管床位较多,可能应接不暇),幸福感低,个人感情问题难解决。没有动力和精力长期持续学习。但目前首要目标是拿到规培证,起码先把所有规培需要的任务和考试搞定,如有精力再学习和输出临床知识整理或者科普(有输出起码会让我踏实一些,不然感觉是浑浑噩噩度日),因为规培没有科研硬性指标要求,所以目前是在导师催促下和偶尔迸发的灵感中做科研,虽然比起下班无缝科研的peers要差很多,但起码有蜗牛般的进展。还需要了解国内外读博信息,规划读博导师选择、专业选择。我有专硕毕业拿到四证以后再读学博的同学,感觉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关于读博相关的资料,近期准备再搜集一波。各位在大医院拼搏的老师,有后悔这个选择吗?
2.小医院
从其他地方进修老师口中了解到,可能不全面(县级 市级医院):
优点:工作强度可能会比现在小;病源其实并不少;科研要求没有现在这么高;个人生活幸福感更高,家庭方面可能会有更多时间;消费水平与工资获益,性价比更高,买房也许更容易;工作导致的健康问题可能会有改善。
缺点:平台问题(如会议举办、指南制定、基金项目、国外留学交流机会减少);医患沟通问题(不够信任);处理上级手术后回当地处理并发症、后遗症等;部分地方治疗不规范;手术器械、平台、辅助科室水平;人际关系、派系斗争似乎更复杂。
要求:【中高】
个人分析:现在很多年轻人倾向于从内卷严重的大城市回归到二三线城市,毕竟人活着,开心很重要,身体健康也很重要。但是目前暂不了解各个区域的医疗资源,此前园子里面有各大医院的综述,也许未来我也会开始搜集目标地域的医院情况,也作为未来职业选择的一个小参考。目前川渝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的医院资料可以尝试搜集一波。不知道在二三线城市的各位老师,现在工作成就感及幸福感如何?
3.校医/狱医/军医/体检中心
看过相关贴子,询问过军医同学,大致总结一下个人看法。
优点:时间充裕,上班较规律,时间更多更自由,有时间做副业,工资性价比高。
缺点:“围城”感觉强烈;岗位较难获得(可能需要搞好人际关系);患者量少,工作成就感或者提升感可能较低;未来职业晋升途径不明确;如有这些岗位的老师,是否觉得日常缺乏挑战性?
要求:【中高】
个人分析:如果有机会,个人还是想尝试这个岗位。可能会觉得放弃目前所学所得,放弃年轻时内卷打拼可能会比较可惜,但是总的来说,医生就是一份职业,选择一份轻松一些,可以兼顾家庭、兴趣爱好的职业,也没有任何不妥。只是这类岗位可能需要介绍,僧多粥少,目前还不太清楚具体入职条件,求指教。
军医小伙伴告诉我说,可以检索军队招聘要求,然后参与军检(要求身体素质,不近视等)及考试,他和我同一本科,现在属于军医,很轻松,在想着考研。从军医大毕业,也许可以直接去军队医疗系统(具体不太清楚)。
医院后勤岗位
优点:时间自由,压力相对较小?
缺点:往上走的路可能需要人脉,部分后勤岗位无法继续医学相关事业,可替代性较高。
还是属于医疗系统,比如感染科也需要医生参与。也可以评职称,按时上下班。 如果领导好,就会很幸福。
二、 临床相关职业
1. 药企工作,医学联络官(Medical Science Liaison, MSL)或医学研究经理(Clinical Research Physician, CRP),药物警戒医生(Pharmacovigilance physician,PV physician)。
我有规培师姐退培(FDU八年制博士,高分SCI,科研、英语水平高),加入药企,成为CRP,工资高3-5倍,工作时间朝九晚五,正常放假。她跟我说,幸福感很高,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同时还参考了丁香园前辈 @chenrishs 的分析(感谢分享!具体细节可看前辈的帖子)。
优点:无夜班;工资高;可自行选择投递岗位;假期正常放;幸福感高
缺点:沉没成本;再想返岗临床岗位较困难;不稳定地富(医院是稳定地穷);有被裁员的风险;企业人际关系处理;专业壁垒;需要学习能力。
要求:【中高】
个人分析:面临高收入、无夜班、正常放假等等幸福感十足的条件,身陷临床悲惨工作中的大家肯定都会有歆羡吧。但是转行以后是否能够达到自己预期,会不会被裁员提前退休,也是值得考量的。转行有风险,目前如果我想往这个方向走,最好是能够达到博士水平(规培完30岁,博士毕业最快也33-34岁了,不知道是否还能出去闯荡);临床研究相关知识的学习(小目标是拿到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证书);专业领域医学英语的持续学习;临床研究文献的学习;药企的了解;各大药企招聘信息、面试相关知识的了解(开个坑,等快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整理一波)。
2. 医学编辑
研究生期间为赚外块,曾经编写过部分医学词条,写过公众号文献解读,编撰过一些小课程。了解到可以作为医学编辑,从事医学相关内容的编写。新媒体这么火爆,图文短视频做内容,受益应该也不少。本身丁香园也招临床医学专业的同学,曾经有招聘试工的广告发到我们临床群里,我也有小伙伴去杭州“试工”了,也很不错。
优点:工作可能比临床轻松一些;好岗位工资高。
缺点:可替代性较强;长久文书工作可能临床知识技能方面有退化风险。
要求:【中高】
个人分析:这份工作其实“可替代性”较强,如果没有特殊的一技之长及能力,也挺容易被替代,没有太多安全感。但是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3. 临床助理研究员
周围学医学、生物学等专业的小伙伴有干这个职位的,查找到一些相关描述:
看完描述以后,暂时不考虑这个方向。
图片来源见水印:知乎,侵删。

三、 其他职业
我周围还有小伙伴选调生考去了卫健委,这是我觉得最牛的职业之一了。直接成为了医院的领导,又是公务员,美滋滋。经过一番交流以后,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卫健委/疾控中心
优点:属于临床上游领导岗位;有编制;稳定;工资福利应该不会太低。
缺点:难进;领导、人际关系需要处理;许多文书工作;可能与预期相差大;特殊时期如疫情期间较为忙碌;晋升受限。
要求:【很高】
个人分析:通过社会统招或者应届生选调生报名,考试人大几万,岗位一两个,考公竞争很激烈,选调生稍微好一些,但是要求挺高,需要应届毕业生,需要毕业院校较好(清北复交这类比较受欢迎),笔试面试需要精心准备。我在硕士毕业的时候曾经做过尝试,但是因为水平有限,笔试成绩一般,报考了四川、重庆、广东的选调(不同地区的考卷不一样,有的是行测,有的是申论,有的两者都要考,广东选调近年都是选择题,有条件的应届毕业小伙伴可以考虑),只过了四川的笔试线,面试发挥一般,最后成都卫健委毫无疑问被刷了(但与我同考的优秀小伙伴去了成都卫健委,后续哪天再采访一下她)。有调剂去甘孜、自贡等地方的offer,最后考虑了一下,还是选择留在上海规培了。
销售
曾经有一个本科同学,情商和交际能力都比较高,跟我说过想去医疗器械公司。所以这也是一条路,我感觉,与销售、商业挂钩的工作,一般收入都高于医院工作,但也有大盈大亏,需要口才、眼力、厚脸皮。我一个远方亲戚,很牛,没有怎么念书,从摆地摊,到现在广东某厂的股东,靠着销售能力一步一步爬,还带动了其他几家亲戚的经济状况。算是我身边最近的富豪?年薪大概也许没有千万也有上亿?近些年去印度开拓事业,收入更上一层楼。家里孩子也开了快递物流行业的公司。我很敬佩,属于白手起家,能力及运气以及时势共同造就了英雄。很难复刻,但医疗行业的大佬们也能有这样优秀的人吧。
综上,目前看来,都是可行的选择。趁现在身体还可以,个人倾向于再卷一卷,多学点东西,技多不压身。首先拿到规培证,再拿到博士。后续看看身体情况,能不能耐受夜班和医院目前的工作强度,如果可以,应该会继续卷,熬到大后期。如果身体不允许,可能会选择轻松一些的岗位。目前的评判标准是,健康第一,然后是开心,然后是个人发展前景。
以上都是一些个人想法,还没有很多经历,请前辈们多指教,多给意见,在此感谢。
最后编辑于 2023-05-28 · 浏览 7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