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个人考博经验分享

发布于 2023-05-15 · 浏览 8813 · IP 贵州贵州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36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尼古拉斯宋小宝、lm1971 2人推荐
iconlm1971、尼古拉斯宋小宝 已点赞
iconlm1971 +15丁当


分享一下个人考博经历,希望能帮到些个考博大军,也是回馈园子,去年开始筹备考博,联系了很多学校也最终石沉大海,还好,最终在春暖花开的三月终于等来了中山大学的好消息。至此,我的考博之路算是告一段落。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人生处处充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也许这就是俗话说的 好事多磨。一路走来,实属不易,今夜无眠,回望考博之路,将其分享出来,与诸君共勉。

一、本人情况

我本硕皆为双非,鉴于研究生还可以,毕业后回到家乡省会的医院工作,属于是在职备考,工作忙,时间紧,任务重,但最终也上岸了,因此,不管你是否在职,还是刚从硕士毕业的同学,大家一定要充满信心。坊间曾听到谣言,中山只喜欢自己本校出来的硕士,在报考之前,我也曾有犹豫。今日从我自身的经历看来,只要有梦,中山还是值得一冲的。 

二、择校

择校是一个大问题,有时候,可能真的选择大于努力。在这方面,积极报名是上岸的前提之一。我基本上能投的都投了。当然这些院校里面肯定要有一定的层次。比如说。首先是985、211。然后就是一些优质一点的非985,211,最后是一些相对一般一点的这个学校,非歧视,扪心自问,谁不想走更好的路,先自己选一选。之后就是报名,现在基本都是网上报,你可以都报,越多越好,相对来说你到时候才会选择多一点,就是费用这一块比较恼火,动辄200-300,如果你没有经济基础的话,比较麻烦。

报名之后,就是联系导师。你可以试着各学院里面选一两个或者两三个导师,如果没有得到回复,间隔一段时间再联系另一位,如果一直没信,那可能比较悬;如果得到了导师相对积极的回复,那最好不过了。之后可以跟导师保持下联系,简明扼要问问老师有没有学生招学生,如果是单纯回复欢迎报考四个字的话,就得谨慎一点了,你细品。有些会回得比较深入一点,那就还可以,记得每个月跟老师联系一下,可以的话加个微信,而不是单纯的邮件联系。这是一方面,另外,可以跟老师打听一下这个考试的一些流程,如果沟通得还可以,更深一点的就是涉及到一些内容啊什么的,接下来就是准备考试。

考试的话,就是每个学校不一样,大多数985/211的学校都是自己考自己的,那涉及的东西就比较多一些。如果能问一下老师,那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那就根据学校给的考纲来准备。每个学校考核的形式不一样,这里一定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比如,中山今年是“申请—考核制”,也有很少部分学校是普通招考。我首先进面试的是首医,详细我就不讲了,也有很多帖子讲了首医的情况,具体可以私我。在这里,我具体讲一下我的中山大学备考经验:

关注报名!关注报名!关注报名!


img

考博包括专业知识和英语,虽然说专业知识重要,但是不得不说英语才是大头。

1.    英语方面:

英语的又分为统考和每个院校自主的考试。每个学校它不一样,比如说中山今年的考试风格,一张卷子上既有英语又有专业知识,量很大,毫不夸张写到自己手抽筋,痛了三天。英语方面的话,各个学校不一样。但一切一切的基础,是单词。

1.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己肯定要先把单词背了。就常规的英语考博英语单词就行,前期还可以用百词斩、扇贝记单词等APP都没问题。十年以内的历年真题自己做一遍,把第一遍不会的词汇勾出来,拿出来查,用一个专门的本子记录一下,就反复的背,对于我们国内的考生来说,背单词都是老生常谈了,相信大家都有很多自己的方法,反正行动起来就对了。背了之后,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后面自己做真题的时候,相对压力小一些。另外,普通招考的情况,他有听力,如果你是专项训练,那最好了,但如果说不能专项训练,你就把历年真题普通招考的拿来反复的听了练。然后还可以用一些APP来自己练习口语,找native speaker练习听的同时,还能练口语,对于英语比较差的人来说哈,还可以克服开口羞怯的情绪。

另一块就是阅读和写作。阅读的话就找自2011年起的真题,反复做个五六遍,要善于总结。写作方面,个人觉得新东方的那个老师讲得非常有意思,把他们的写作模板反复背诵熟悉,资料的话可以找我要。最后就是翻译。其实你只要把阅读做了,慢慢的翻译的感觉就有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练的东西,最好找个专门的人指导,毕竟旁观者清,自己容易困在自己的思维模式里,不容易有突破。接下来,就是专业各方面的准备。

当然了,你自己比如说我们骨科的,那你肯定把骨科学这本,比如说规培的那本书,看了很多东西都涵盖在里面了,部分的话可以涉及到一些其他学科啊,那些都是相对比较偏一点,你肯定把理论的基础的理论知识要准备好。就是把笔试的这一关过了,因为现在虽然是申请考核制,但是呢,涉及面试内容时,有其他科的老师,有时候也会提两个,所以有一定的外科理论基础,能加不少分。反正国内挺多学校对英语能力的要求都挺高的,再不济也要个六级吧,而且好多学校有时间限制,如果你是还在校的同学,六级毫无疑问是性价比最高的条件了(有些事要求雅思六分以上或者托福90以上),六级还是有必要刷一下高分的。

中山今年是第一次实行“申请-考核制”,我本着统考去准备的,它也确实保留了统考的一些传统,笔面相结,笔面五五开,各300分,笔试+面试就是最终成绩,但笔试低于及格分180分的话,直接刷掉不允许参加面试。

中山的笔试和面试还是都挺考查综合素质的,尤其是面试,科研实力、表达能力、应场能力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我这次是3:1进面,面试的话就涉及的东西很多了,如果进了面试,看到这个名单,如果能跟老师联系一下,或者是能够要到电话呀,这些都是好机会,最好提前面谈。其实考博的话,无论笔面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拼信息差,你先得到消息,你能得到更多信息,某些时候就是获胜的关键,比如说,你对导师的研究方向熟不熟悉呀,实验课题啊等等,可以跟师兄师姐多询问呀,这些都很重要。然后你自己去准备一下这些这个实验室课题的一个研究风格研究点啊,这些然后自己面试的时候也算是多少有点思路和想法,不至于面试问到时干瞪眼。面试还当然还有很多东西,比如说面试之前的一些英文自我介绍啊,还有这个可能问到的一些问题啊,当然包括专业知识啊,还有一些不是专业知识方面的东西都要有心理准备。面试是个大工程,只言片语是讲不完的,今天就到这吧,以后有机会再聊。

 

 

 

最后编辑于 2023-05-15 · 浏览 8813

29 207 4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9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