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例,用药讨论



患者男,19岁,身高173cm,体重110kg
个人史:患者小学、初中成绩良好,目前为临床医学专业,从小喜欢火车飞机。
既往史:患者在三年前遭受老师体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手抖,吃不下饭。于当地消化内科、精神科就诊,诊断为“中度焦虑,轻度抑郁”。后病情加重,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理科就诊,给予舍曲林、艾司唑仑治疗(具体用量不详),病情加重。吞药自杀后转至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治疗,诊断为“抑郁状态”,加用米氮平。后多次调药,调药间隔15days。在北大六院就诊3年期间,住院两次,接受mect12次治疗,rTMS几十次治疗,几乎用遍所有常用精神科药物,效果不理想。2022年诊断为ADHD,2023年1月,于301医院行VNS手术,用以治疗Dep.。后好转两周,接着情绪直线下降。3月份,中午以后突然出现“无法描述的心里难受”,持续到傍晚。医生予以拉莫三嗪、鲁拉西酮、舍曲林治疗,在拉莫三嗪加量过程中,患者逐渐加重“难受”。患者于2023.4在山东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经过药物调整,病情好转90%。
现病史:偶尔心里不舒服,记忆力下降,有些人的名字记不住,其他东西可以记住,但很困难。泌乳素升高,上课时服用专注达注意力可以集中。
个性特点:内向,情绪不易流露,易受暗示,人际关系较好。
家族史:父母系三代亲属中无精神病患者及其情况,遗传史。无其他家族性遗传病。父亲有糖尿病。
定向力正常,记忆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大小便正常。
以下为省精神卫生中心用药,专注达北大六院要求服用、艾地苯醌患者自行加用。

患者的最终诊断是什么?为何患者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经过20天的住院治疗病情突然好转?用药依据?

最后编辑于 2023-05-13 · 浏览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