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应用丨血栓弹力图在血栓与出血类疾病方向的应用

发布于 2023-05-12 · 浏览 1838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31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 一张图看懂“血栓形成”

血液的基本状态是人体内凝血的平衡

正常情况下,血液内存在着凝血系统与抗凝血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或简称纤溶系统),并且两者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这样才能保证血液以液体状态在心血管中循环往复不断流动。

一旦平衡被打破,临床要从两方面考虑:第一,患者是否有出血的倾向;第二,患者是否有血栓的风险。有出血倾向,临床考虑补充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有血栓风险,就考虑使用肝素、抗凝剂等。

而病理性血栓生成的基本生理过程是怎样的呢?

由于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不断被激活,产生少量凝血酶,形成微量纤维蛋白,沉着在血管内膜上,随即被激活了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所溶解。同时被激活的凝血因子也不断地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所吞噬清理。但在病理情况下,凝血与抗凝血两者之间动态平衡破坏,凝血系统活性占优势,血液便在心血管内发生凝固而形成血栓。

其中凝血系统最为关注的就是血栓性疾病,具有致死率高、发病率高、误诊率高特点。

img


■ 血栓弹力图在血栓和出血性疾病方向的应用

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 TEG)是一种从凝血开始,至血凝块形成及纤维蛋白溶解全过程的全血检测方法,其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与传统凝血检测相比较,血栓弹力图能够综合分析血浆成分和血细胞组分对凝血的影响,更能真实地反映患者体内凝血全貌,以充分考虑数量和功能对血凝块生成的最终效应,以利于临床医生及时获取有效信息,对血栓和出血性疾病患者治疗采取合理治疗措施。

一、TEG的发展历史沿革

1948年德国人Hartert发明了血栓弹力图(TEG),直至1980年,才在临床指导术中输血中取得良好效果,并被广泛应用。现在已成为当今围手术期监测凝血功能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1995年,血栓弹力图(TEG)开始在心脏外科手术中使用。现已成为体外循环术中主要凝血监测方案,并被40多个国家采用。2000年,其被用于指导凝血相关药物和术中成分输血。4年后,抗血小板药物疗效监测的血小板图(platelet mapping)为临床带来快速、准确监测血小板聚集功能技术。2006年,临床实验室将血栓弹力图(TEG)作为凝血监测的筛选和辅助诊断方法,用于为临床选择血制品提供客观依据。

二、血栓弹力图(TEG)的原理与评价和检测参数的临床意义

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原理为当载有血标本的测试杯以4°45´角度和每9秒1周的速度均速转动时,凝血强度随着扭线运动逐渐形成,直到几乎固定在最大凝块稳定性的时刻。一旦血栓形成,置于血标本检测杯中的金属探针受标本凝血-血栓形成过程的切应力作用,随之左右旋动,金属针在旋动过程中由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经处理,便可得到反映从凝血块形成开始,至血栓最大稳定性的一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特征图,通过描记图的形态及各项参数结果与正常情况相比较,得到该份标本的凝血状态。

img


血栓弹力图(TEG)的检测参数包括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形成时间、最大纤维蛋白凝块强度等。

img


血栓弹力图(TEG)作为一种床旁检测被广泛用于临床各领域,例如心脏外科,肝脏移植等。与传统凝血方法比较,有以下优势:

①对标本要求较低,无须处理血样,全血,血浆,富血小板血浆等均可;

②操作更为简便易行,无须考虑标本离心等过程,且对操作者专业技术水准要求也较低;

③结果可定性伴定量,电脑自动生成多种结果,重复性好;

④监测凝血和纤溶连续的全过程,更为全面;

⑤全过程仅需20-30分钟,更快速;

⑥每个检测参数都有明确临床意义和初步诊断功能,可为医师提示治疗方案。


■ 血栓弹力图在血栓和出血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医学文献或指南

1 国家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专家共识编写组. 复发性流产合并血栓前状态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J] .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21, 41(10) : 861-875.

img


2 郭维, 石茂静. 口服抗血栓药物患者急性创伤大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 中国急救医学, 41(4): 285-293.

img


3 刘凤林, 张太平. 中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指南[J]. 消化肿瘤杂志 (电子版), 2016, 2(2).

img


[参考资料]

[1]国家卫康委官方资讯“防治血脂异常与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知识要点 http://www.nhc.gov.cn/wjw/jkshfs/201304/99da7e39d5c34bc3853f31785a9524fd.shtml

[2] 庞兴学, 王显. 血栓形成的过程与机制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1, 17(11): 1613-1616.

[3] 李晓强, 王深明.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第二版)[J].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 电子版, 2013 (1): 23-26.

[4] 国家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免疫学专业委员会专家共识编写组. 复发性流产合并血栓前状态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J] .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21, 41(10) : 861-875.

[5] 郭维, 石茂静. 口服抗血栓药物患者急性创伤大出血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 中国急救医学, 41(4): 285-293.

[6] 刘凤林, 张太平. 中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指南[J]. 消化肿瘤杂志 (电子版), 2016, 2(2).

[7] 王玲玲, 曹兴建, 范玉平, 等. 血栓弹力图在血栓和出血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 2016, 4(1): 26-29.

[8] 周鑫, 胡天勇, and 关怀敏. "血栓弹力图及基因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导报 14.12 (2017): 39-42.

血栓 (94)
出血性疾病 (2)

最后编辑于 2023-05-12 · 浏览 1838

4 8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