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当窦性心律不齐遇到二度房室阻滞

发布于 2023-05-07 · 浏览 987 · IP 山东山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1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fy1940 已点赞



previewplay video
img

 P-P间期差别大于120ms,所以为 窦性心律不齐。

img

窦性心律不齐

img


心电图分析:

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不齐 。

R1-R5:PR间期逐渐延长 ,R5后窦P 漏传 , 所以考虑 二度I型房室阻滞 。

R6呈室上型 ,前无相关P波, 联律间期分别为1.8s, 考虑 为 过缓的交界 性逸搏。

img

二度I型房室阻滞 。

相关知识点:

 窦房结是位于心内膜下右心房与上腔静脉连接处的卵圆形柱体,由特殊心肌细胞“P”细胞组成,是心脏的第一起搏点,具有自律性和传导性。

 窦房结是心脏搏动的最高“司令部”,它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流,电流按心脏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

  正常心脏激动由窦房结控制,凡激动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

一、正常窦性心律

   成年人静息状态下窦房结每分钟发出60- 100次激动形成匀齐的心脏节律,称为正常窦性心律,简称窦性心律。

  窦房结体积较小,所产生的电位变化极其微弱,不能在常规心电图上直接显示出来。

心电图特点:

1,窦性P波圆顿,在1、I1、 aVF、V3-V6直立, aVR倒置。P波形态不变。

2,窦性P波连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心率60~100bpmo

3,窦性P-P间期差别< 120ms

二、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P-P间期差别大于120ms,称为窦性心律不齐,是常见的心电现象。

  根据发生机制和心电图特征不同,分为: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异位激动诱发的心律不齐、窦房结游走性心律不齐、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等。

  只有呼吸性心律不齐才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是健康的标志之一。在儿童和青少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窦性心律不齐。随着年龄增长,窦性心律不齐的程度逐年减轻,但不会消失。绝对匀齐的窦性心律,是一种少见的电生理异常表现,可能是心脏的自主神经受到了损害。

三、窦性心动过缓

  成人窦性心率低于60bpm,儿童低于该年龄心率的下限频率时,称为窦性心动过缓,是临床上常见的窦性心律失常。

  各年龄组均有发生,常见于中年及老年人,在青年人中以运动员居多。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多属于生理现象。

  Holter监测结果显示窦性心动过缓通常在白天卧床休息及夜间睡眠时出现。窦性心率在零点至五点最慢,多在35-60bpm之间。少数持续的显著窦性心动过缓频率<35bpm,伴有频发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同时有晕厥发作患者,见于窦房结器质性病变。

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不齐|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31)
房室传导阻滞||房室阻滞 (57)
窦性心动过缓 (38)

最后编辑于 2023-05-07 · 浏览 987

5 9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