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离职5年后,我拿了金鸡微电影奖


我是心内科林医生,上篇帖子讲了我离开体制五年,被社会来回毒打,下个月房租还不知道在哪儿的经历,还送给一票医生8点感悟。
这篇帖子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从医院离职后,获得金鸡微电影奖的小故事。
一、自我洗脑催眠
离开医院,经历疫情整整三年,根本赚不到钱,天天愁着下个月房租哪里来。
一直没有自杀,是因为突然发现了一个爱好:就是拍照片和拍视频,不小心变成支撑活下去的动力。
2019年开始,拉着自己小侄子,一个刚毕业的小小可爱导演,开始搞视频拍摄:

1、拍摄医学视频:拍摄自己认为专业,符合循证医学的科普视频(但是总为了讲的圆满,视频都太过冗长,一直没什么人看)。

2、开直播:拉着几个医生到处直播,但是为了保持点公信力,都没有卖东西,就是一直说医学知识(现实是,说了半天,一晚上四五个小时,就80个人看,最后完全放弃了直播这件事)。

3、拍vlog:每次的讲课和活动,就自己摸索着拍摄和剪辑(浏览量其实也很惨淡,每次点赞才十几个,感觉是自我安慰)。

到现在,视频已经拍了300多个,看的人就几百个,也已经不想改变风格,感觉已经心累了。
所以医生们,请不要幻想自己做自媒体很厉害,现在这个行业已经是鱼龙混杂。真的想用心赚钱的话,倒是可以签一个MCN公司包装一下。但如果是情怀很重的,就不要尝试了。
二、拍摄医学微电影
1、每天遇到一点好人
2020年"金鸡百花"刚好在厦门举行,其中有一个评奖单元是“新影像 手机影片竞赛”,也就是拿着手机拍摄微电影,从全国几万个作品里面,挑出20几个来竞赛。
刚好我和小侄子闲着没事做,就报名了这个竞赛单元。拍摄社会的对猝死这件事“选择性失明”的状态。但是看着手里的破iphone,感觉不太可能拍的出来吧。
刚要准备随便拉跨,拍一个的时候,华为组织了一次厦门的微电影爱好者的活动,并且愿意租借华为手机,来完成这次的拍摄竞赛。
拿到这个可以防水和长焦距的手机,终于可以尝试一下各种的拍法了。

2、没钱的拍法
虽然是手机拍的微电影,但至少也要有点人有点钱。
但是,两个人都是口袋空空,给不起别人钱。
只能主演:自己演;配角:求助医生和志愿者们。
说到自己主演,所以只能走无演技无台词的那种微电影了,不要用自己的爱好挑战别人的专业。
然后就是借了一个医生的家,来回演这个裸体起床。

跑到地铁里面拍,然后到处被保安赶来赶去。

然后躺在街上的地板,实在很尴尬,还要盖白布,路人差点报警。

里面也顺便带货了一下自己家里开的餐厅,但是现在已经倒闭。

3、成片获小奖
花了10天终于拍完了素材,剩下两天疯狂剪辑,终于顺利交稿。
最后,成片取名《失明》,暗讽这个社会,对生命的一种选择性失明的状态。最后这个主人公是不会给他一个好结果的。

经过一个月的挑选,我们的努力有了小小回报,我们从几万作品中被拣选,入围了现场的竞赛颁奖单元。

终于到开奖的时间,到现场果然看到了几个明星,不过我们闽南人是看不起追星的,只喜欢拜土地公。

最后,前面颁了三大奖项,具体是啥我也忘记了,都没有我们的份。直到最后的优秀作品奖终于有我们的了,辛苦奖,也不错。

4、再战一年
2020年的金鸡微电影奖,虽然很小,但是因为拍摄的题材非常特别,加上自身的经历,被更多的官媒所关注,虽然一样没钱,但是至少有一点表扬,满足了自己的虚荣,感觉自己又可以了,又撑了一年。

2021年金鸡还是在厦门,这次我们准备再拍一次。
这次有好人(王老师)捐赠了一万块,支持我们的拍摄。
有好人(杨老师)带来了厦门大学的摄影社团。
有两位专业的主演(低片酬)的出演。
有好亲戚(自己的老表哥)拿出了老房子,甚至还自己参与了演出。
还有我们最小最小的急救志愿者“蛋蛋”作为主演。

这次微电影叫做《失声》,关注的是大量“因病致贫”的群体,扶贫不是嘴上说成功就成功的。希望能为这部分“失声”的群体发声。
2021年果然同样没有拿下三大奖项,也是优秀作品奖。但是开心就好了。

三、生存不易,吃一顿少一顿
第三年的微电影拍摄,我们就放弃了,因为我们还是没有稳定的现金来源。
为了生存,小侄子只能外出接拍摄单赚钱了。我和曹医生继续自己的医学科普拍摄之旅,我的粉丝还是一动不动,幸运的是,曹医生在我鼓励下开始脱衣服,果然他的粉丝开始暴涨了,看来还是要长的帅。

四、以上是来自天桥下的林医生的感悟:钱难赚,屎难吃。

最后编辑于 2023-05-05 · 浏览 2.2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