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吞食异物如何处理,不容忽视的话题
中午刚吃过饭,急匆匆来了一位家长,怀抱4岁孩子,泪流满面,一边说一边抽泣,孩子把硬币放进嘴里不见了。赶紧查看患儿,意识清楚,口唇无紫绀,无呼吸困难。遂问孩子其他症状,诉孩子口水增多,吞咽困难,不敢进食,呕吐一次,非喷射性,为胃内容物。
急诊孩子无小事,赶紧胸腹部平片走起。

食管走行区可见明显异物影,直径约2cm。食管内异物明确,收入病区行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成功将硬币取出。
敢问各位老师,此硬币价值几何?
儿童消化道异物最常见的就是硬币,其他诸如纽扣电池、玩具零件、磁性异物、别针、螺丝钉、弹珠、骨头、食团、毛发等亦多见。近10年来纽扣电池、磁性异物等高危消化道异物的发生率明显增多,家长们要尤其注意。
而异物嵌顿的位置以食管最为常见,其中食管上段比例较高。
消化道异物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钝性异物:以硬币最为常见,据报道占上异物消化道的72.3%,多嵌顿于食管第一狭窄处,其次为食管胃连接处或食管病变处。
(2)尖锐异物:常见的有枣核、螺丝钉、针、张开的别针、牙签、牙科针和骨刺等,占所有消化道异物的11%~13%~。
(3)电池:占儿童消化道异物的 6.8%~10.8%,其中纽扣电池最常见。
(4)磁性异物:如磁珠、磁棒
(5)长形异物:棒棒糖棒、塑料勺、笔帽、钉子、笔等,约占儿童消化道异物的 24.7%,易嵌顿于十二指肠球-降部交界处。
(6)其他异物:食物(果核或食团)、胃石、毛发等。
毗邻重要器官与大血管的异物、腐蚀性异物、尖锐异物、磁性异物等属于高危异物。
如纽扣电池造成的严重危害主要为电灼伤,可引起食管腐蚀坏死和穿孔。电池长期滞留消化道还会出现腐蚀性物质渗漏,致食管损伤甚至穿孔。尖锐异物易引起消化道穿孔,导致消化道出血,脓肿、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问病史
异物吞服史通常是患儿就诊的主要原因,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异物的种类,形状和大小,误吞时间及相关的症状。较大儿童可有明确异物误吞史的主诉;婴幼儿无法主诉,通常由家长或看护者描述;部分患儿无明确的异物误吞史,但临床出现如呕吐、流涎、咳嗽、腹痛等难以由其他疾病解释的症状时,或常规治疗症状未改善时,需排除消化道异物。
看临床表现
小婴儿可表现为流涎、呕吐、反复哭闹,拒乳拒食,较大儿童则表现为咽痛、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哽噎、胸痛。当异物位于食管中上段压迫气管时,可出现咳嗽、喘息或呼吸困床表现。胃、十二指肠及下消化道异物多无明显临床表现,少数也可引起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异物在消化道内滞留或嵌顿时间过长,异物机械磨损或化学物质渗漏均可引起消化道黏膜糜烂溃疡及出血。如果患儿误吞异物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反复咳嗽、气促及腹痛等,需警惕消化道穿孔的可能。致命性大出血需警惕发生食管-主动脉瘘的可能。
下面是儿童消化道异物的诊断与处理流程




最后编辑于 2023-05-11 · 浏览 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