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这个病人应该给一个什么诊断?

发布于 2023-05-02 · 浏览 2738 · 来自 Android · IP 广东广东

我在2020年的病人,治疗方案是根据《解剖列车》中“解剖列车”与“中医经络”对比图,灵光一现想出来的。我想写这篇帖子很久,但一直没找到合理的解释来支撑我的想法。直到近期买了最新一版的《解剖列车》才详细讲解了可能的原因,因此分享给大家。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66岁

主诉:双侧小腿前外侧痉挛6月余。(腓骨头至足背)

简要病史:患者于6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小腿前外侧(腓骨头至足背)痉挛,前往医院行针灸治疗,效果欠佳,来我院就诊。

体格检查:精神饱满,神志清楚,检查合作,触诊提示腰椎生理曲度存在,无台阶征,无侧弯,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侧托马斯试验阴性。

此时患者的一个小动作引起了我的注意,如图:

img

我在门诊找个男患者拍摄的

经询问,患者坐着的时候喜欢把双脚放在椅子下面。而且每天一坐就是几小时,除了喝水、上厕所、休息。

我想起了《解剖列车》里的前表线和后表线。前表线被过度拉伸,后表线缩短,从而引起痉挛。

img

后表线(superficial back line,SBL)(足太阳膀胱经)从足底到头顶,分为两个部分:脚趾到膝关节;膝关节到眉弓后表线连接并保护着整个身体的后表面。当双膝伸直(或站立)时,后表线就成了肌筋膜中一条连续完整的线。

img

对于全身来说,后表线的姿势功能就是使身体完全伸展、直立,以避免回到胎儿时期的蜷缩状态。

img

想长期保持这个姿势,肌筋膜链的肌肉部分需要有较大比例的慢收缩且耐力性肌纤维;同时筋膜部分需要加厚的膜与条索,如跟腱、腘绳肌肌腱、骶结节韧带、胸腰筋膜、竖脊肌,以及连接枕外隆凸的项韧带。

后表线的伸展功能在膝关节上是个例外。后表线的肌肉收缩会使膝关节屈曲,站立时的肌腱相互交锁,协助膝关节交叉韧带维持胫骨和股骨的姿势。

除了膝关节屈曲,整个后表线的运动功能都是伸展,甚至过伸。在人类发育过程中,后表线的肌肉使婴儿的头部从胚胎期的屈曲状态逐渐抬起,让婴儿用眼睛观察四周。

img

接着,后表线把身体的其他部分:腹部、臀部、膝关节、足拉起来。当孩子每个发育阶段都处于稳定时,大约出生一年后就能直立行走。

img

前表线(Superficial front line,SFL)(足阳明胃经),将整个身体前侧的表面连接起来,下起自足背部,上至头颅两侧。可分为脚趾到骨盆、骨盆到头颅两个部分。站立伸髋时,两个部分同时起作用

前表线的姿势功能是与后表线保持平衡,从头部保持拉力支撑,以提升身体向重力线前延伸的部位——耻骨、胸廓和面部。此外,前表线还维持着膝关节的姿势性伸展,保护人体前侧敏感而脆弱的部分

总的来说,前表线的运动功能是使躯干和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展、足背屈。

img

简单介绍了前表线和后表线,让我们回到这个病历中患者的习惯:正好与前表线的功能相反。我们的肌肉“有压迫就有反抗”的生理机制促使它不断地痉挛,希望用痉挛可以收缩前表线。

而且我自己也通过这个原理,成功诱发出痉挛。

治疗经过

所以我的治疗思路是:

功能性电刺激激活小腿前侧肌群收缩、在腓骨头以及足背部贴上电极片

松解大腿、小腿后侧肌群

吸附上易罐在斜站板上站15分钟

img

经过7次治疗后,患者双侧小腿前外侧痉挛消失

我自己小腿的痉挛经过同样的治疗方法,痉挛消失

讨论:这个病人的生理学、病理学全部搞明白了,但应该给个什么诊断?

@丁香通讯员

该帖还没有疾病标签去添加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猪的星期天 已点赞
bulb5月盛夏病例创作挑战赛
column肌肉骨骼康复研究所

最后编辑于 2023-08-10 · 浏览 2738

24 22 14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2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