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杜雨茂先生临床活用桑寄生6法

发布于 2023-04-30 · 浏览 746 · 来自 Android · IP 河南河南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1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导读:今天学习杜雨茂临床活用桑寄生6法。


01

桑寄生味甘性平,功善补肝肾之亏。

杜雨茂先生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寄生具有较强的利尿作用,且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加强,至30克时最佳。况该药又有祛湿解毒之功,是以各种水肿,尤其是肾病水肿,用之尤良。

因该品补而不留邪,攻而不伤正,加之性平无偏,无论阴虚阳虚,夹寒夹热,用之皆宜。

急性肾小球肾炎常合五苓散,五皮饮;急性肾盂肾炎,每配八正散;有表邪者,又当合越婢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化裁。

慢性肾炎(包括肾盂肾炎),当首辨阴阳,阳虚者合真武汤化裁,阴虚者伍六味丸加减。

病至后期,阴阳俱损,毒浊内蕴,成为关格(肾功能不全)者,是品性平无偏,解毒降浊,用之合拍,偏阳虚者合杜老温阳降浊汤(附片、茯苓、苏叶等),偏阴虚者配杜老滋阴益肾汤(生地、女贞子、黄连、桂枝等),结合灌肠,收效满意。


02

强健筋骨,益血脉,小儿麻痹效奇特。

小儿麻痹证属中医痿证范畴,常由感受湿热,戕伐正气,耗竭气血,血脉空虚,无以滋养,筋骨痿软无力,渐成斯证。

杜老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桑寄生有较强的解毒除湿作用,对该症效果尤佳。

病初湿热不除者,常合二花、连翘、麦冬、蒲公英、荆芥、黄柏等清热解毒,滋阴除湿之品,以控制病势。

病至中期,气血不足,脾胃不健,寄生功善益血脉,清余邪,每合四君子、丹参等同用,以健脾胃,充化源,益气血,除余邪。

病至晚期,肝肾阴亏,肌肉萎缩,筋骨软弱,桑寄生善平补肝肾,强健筋骨,起废生新,且扶正祛邪,当用以为君。

常依不同表现,病机差异,而灵活配伍。以阴虚为主者,合六味丸,阳虚较著者,配肾气丸,同时注意加入健脾开胃之山楂、麦芽、陈皮之属以资化源,佐以连翘、竹叶以清余邪,防其死灰复燃,更伤正气。如此相配,取效优良。


03

强心升阳扩脉道,心脑眩晕投之妙。

杜老认为,本品具有畅血脉、升清阳、扩脉道、行气血、定疼痛之作用,临床对心血管诸疾(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表现为眩晕、心痛、惊悸等症,疗效确切。

冠心病之心绞痛,势急痛剧,多由脉道不利,心失所养所致,桑寄生善活血通脉,滋补气血,用之效良,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投以本品、细辛、川芎,收效迅速,较之玄胡、川楝等理气活血之品,效果更捷,远期疗效亦高。

若表现为心悸者,常合麦冬、党参、五味子、丹参、远志、茯苓等,名为宁心定悸汤,获效满意。

对于高血压所引起的眩晕诸证,桑寄生有降压的作用,且有升清阳,补肝肾之功,若辨为肝肾不足,每配六味汤加赭石、菊花;中阳不升者,当配补中益气汤;顽痰中阻者,合半夏白术天麻汤。

若属肾性高血压,桑寄生亦为首选,阳虚合真武汤,阴虚者合六味、二至丸,收效颇佳。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桑寄生功善护心气,强心肌,同时又有通三焦而利小便之功,用之尤宜。

若腰以下肿甚,同时,伴有肢冷腰痛等阳虚见证者,常合附片、桂枝、茯苓、连翘等温肾壮阳化气;若仅表现心悸气喘,不能平卧,咳嗽有痰等三焦气机不利者,寄生常与连翘相伍,配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或己椒苈黄丸,其效尤彰。

此时寄生既可强心肌,又可利小便,消除水肿,减轻心脏之前负荷,同时又有解毒之功,以防感染,诚为一举三得。


04

益气解毒,除水湿,泻泄、痢疾皆宜施。

杜老长期临床体会到,该药升清益气,降浊解毒,扶正而不留邪,祛湿解毒而不伤正,对脾虚失运,湿毒内结之痢疾、泻泄尤为适宜。

且本品具有和血止血之功,对痢疾下血,久久不愈,其效亦良。

临证之际,每以本品配黄连、苏叶以解毒,伍苍术、茯苓以健脾除湿,合赤白芍、红花以和血止血,佐木香、枳壳以调气。

兼表者,合葛根苓连汤;脾虚者,配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肾阳亏者,合四神丸;阴伤者,伍天麦冬;寒热错杂者,配半夏泻心汤等以疗该疾,收效颇佳。


05

通达三焦,滋阴液,消渴、乳滞咸可用。

寄生具走散之性,入肝而畅调气机,开通三焦,性平而润,滋而不滞,得其散性,化液而泉源不竭,虽散而阴津无伤,最能推动气化,复原升降。

是以三焦不通诸疾,用之辄效,诸如利尿、活血、化湿之功已如前述,杜老还常用于治疗消渴之证,取效亦佳。

属上消者,桑寄生功善疏肝,启肺宣发,常配桑叶、五味、麦冬、天冬、花粉、荆芥等,散收并举,以合肺性,滋清齐投,化源以充;属中消者,常配石膏、知母、人参、甘草、升麻、半夏等,升降相因,以顺脾机,清泄中寓补气,行气中含清润,气机自调;属下消者,屡配金匮肾气,少佐乌药,阴阳双调,阴中求阳,以助肾气,开合相辅,调利肾关,如此相反相成,是疾可除。

乳汁不通之证,桑寄生善入肝通经,滋阴调气,用之的对,每为必选。

若气血亏虚者,常合八珍汤;气机郁滞者,每伍逍遥散,此时,寄生又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同用,取效颇良。

至于因挤奶而引起,寒热往来,乳房发热,桑寄生又具活血通脉,清热解毒之效,也必用之,当合连翘、二花、赤芍、桔梗、柴胡等同用,多可热退身凉,乳汁自通。

若局部已红肿灼热者,当在上述内服药的同时,将鲜公英捣汁,合青黛外敷,内外合治,收效方良。


06

益气通经达四末,冻疮脱疽俱应酌。

肝主藏血而行疏泄,心主血脉而具畅达之功,在正常情况下,疏泄有度,气机条顺,心气推血循行,内灌脏腑,外润皮毛肌肤,上养脑神,下在四肢百骸,百病不生,若因各种原因导致气血不和,血脉不畅,则诸疾蜂起。

当天寒之节,寒凝肌表,血不周流,每致冻疮,寄生入肝经,畅气血,入心脉,助心气而和血脉,用之尤善,常合通脉四逆汤。若久久不愈,每年必发者,随机佐入吴萸、生姜。

因寄生可通达四末,杜老每用之作为引经之药,以治四肢末梢神经炎,取效亦佳。

至于因气血瘀滞而导致的脱骨疽,桑寄生活血养血,扩脉道而畅气血,引诸药达病所,亦属必用。若未溃烂者,每合川芎、附片、红花、地龙、败酱草、地丁等;已溃者,每伍败酱、桔梗、红花、山甲等。

对下肢深静脉炎,证见肿痛难忍者,寄生扩脉道而定疼痛,常合桃红四物汤、益母草、桂枝、茯苓等以养血活血,利水消肿。

如上所述,桑寄生功善平补肝肾,通利小便,强健筋骨,补益血脉,强心扩脉,益气解毒,祛除水湿,通达三焦,滋阴行阳,引药达四末等重要作用。其性平味甘,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不仅用于阴虚、热证,亦可用于阳虚、寒证,可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疗效甚速,重在灵活配伍,依证化裁。

版权声明: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名医用药佳话》,刘朝圣、曾顺、毛武塬编著,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

最后编辑于 2023-04-30 · 浏览 746

1 8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