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杏林拾遗:吾邑儿科高手——聋子汤先生

发布于 2023-04-30 · 浏览 589 · IP 安徽安徽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四川-海天 推荐

杏林拾遗:吾邑儿科高手——聋子汤先生

    首先向远在天国的先生致敬!作为曾经的患者及儿科专业的私淑者,一直希望有机会向社会介绍这位饱经沧桑、矢志不移的儿科高手,且籍此表达自己诚挚而微不足道的敬意与景仰……

    先生少时曾为热血青年,目睹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日寇蹂躏,毅然放弃学业与进步同学一道投奔抗日力量。不料在寻找新四军的途中走失而误入国军防区,由此加入桂系军队。因其文笔不错,人又机灵,所以被团部医官看中留在身边当勤务兵兼医助。不出数年即颇得医官真传,除了战场救护之技娴熟过人外,医治其它伤病亦尽显其师之风。因在炮兵阵地长时间救治伤员,耳膜被极高分贝的大炮声浪震坏而丧失了大部份听力。与他一道投奔抗日力量的同学则如愿加入新四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炮火中成长为我军中坚力量,建国后各自在各级领导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先生则在抗战胜利后解甲归乡,以其桂系军队中习得的医术在老家城东晏公圩行医为生,未及几年则声名鹊起,每日清晨至其医寓者状若过江之鲫。先生淡泊名利,不善牟财,诊资丰俭由人,从不主动索取,遇穷苦潦倒之病患,不仅免费施以医药,更是留茶留饭,呵护有加。解放后,政府组织联合诊所,先生未及动员即携药械加入。数年后人民公社兴起,即作为骨干力量充实至南郊官镇卫生院。其医技精湛,平时更是手不释卷,病人无论贫富贵贱,皆一视同仁,精心诊治。不久便成为该卫生院最红的医生。文革期间,嫉妒其技的卫生院造反派揪住其加入反动军队历史不放,更捏造莫须有的罪名对之疯狂地打击迫害,竟欲置其于死地而后快。幸亏广大贫下中农仗义执言,更有当年一同投奔抗日力量现居党政要位的同学暗中保护。造反派只得悻悻地将之下放至离城更远的三溪公社。先生在三溪卫生院工作期间更是誉满周边社队,以致一贯荒芜清凉的公社卫生院清晨时分竟若集市般人满为患。上世纪八十年中期退休返城后,其位于城南当铺地的寓所便成了这个小城的首家儿科诊所。

    先生非但医技高超,兼具侠胆义肠。其祖居城东晏公圩,加入城关联合诊所后入住有关部门安置的城南朱家老屋。文革后落实政策,该房归还朱氏后人。先生便在热心的邻舍引荐下购得离朱家老屋不远的当铺地吕氏空地,该地原系本城著名的草医吕绍清拥有,其以此为园种植多种中草药,尤以家种薄荷、紫苏闻名,其时吕氏已作古多年,其续弦孤身一人守空屋捱日。汤先生购其空地造屋后全家老小将老人视若至亲,节假日家宴则视为尊长列上座,平素则优以上等茶饭,病时更是侍奉汤药,不逊嫡亲。老人以八五高寿驾鹤西游,临终之际含泪与汤氏家人诀别。生前亦在笔者本人面前多次盛誉汤家仁德之举。老人亦不虚恩德,悉心授以家紫苏、薄荷栽培之艺及临证妙用,先生深受启发,凡外感风寒者皆用紫苏、外感风热者则投薄荷。久而久之,渐成其儿科用药之特色矣。

    笔者少时多病而家境贫寒,每有不适,母亲则背至其城南朱家老屋家中,常常是一针而愈。但是先生搬至当铺地后则从未造访。其迁入不久即退休返城,新居遂为医寓。未几则以儿科闻名全县城乡,每日凌晨即有患者前来就诊,时常夜间亦被求医者叫醒。后来,汤先生则专攻儿科,医誉日隆,四乡八镇之病患纷至沓来,每日上午其医寓人满为患,原本清寂无比的当铺地居然因求医寻药之人摩肩接踵而热闹非凡。

    先生用药精巧,小儿就医多以草药研末敷脐,兼服少许西药。不得已始肌注治疗,静脉输液则从未开展过。虽治疗手段简单,但收效甚著。许多小儿在乡间延宕多日,就诊时神萎气怯,然而先生仅予以若干草药粉末调和敷脐,数个时辰后则神复气返,活泼如初。旁观者无不惊叹先生医术精巧神奇!

    西乡山里某黄口小儿,其家三代单传,甫一出生便捧为掌上明珠,凡其所求则举全家之力予之。故而娇纵不覊、蛮横无理。是年春节,过食零食致腹泻不已,然其依旧饮食无度而致腹泻迁延不愈,多次就诊县乡医院,然收效甚微。后羸瘦不堪而几近脱形,家人甚为惊恐而虞其性命不保,随在亲友引荐下求救于先生。见其面视其形则知其为疳积重证,严重消化不良导致的营养不良几乎危及小儿性命。详问病史及查体后,厉言其为家人溺爱所害。询其所畏之人乃其舅,遂令寄养其家不愈不归,再三嘱其家人停供所有零食及荤腥,每日仅以稠粥裹腹且三餐定时。并以保和丸研末醋调敷脐部,每日一换。该孩当晚便寄居舅家,摄其威而不敢闹哄索食而仅以咸菜汤汁调拌之粥,是夜腹鸣不已,次日晨起即泻下腥臭不堪之燥屎数枚,膨胀不堪之腹即有松软之感,随后每日均排此燥屎若干。三日后复诊,先生视之则面露喜色,继以保和丸研末醋调敷脐,嘱次日始每天早餐加白煮鸡蛋一枚。半月后再次复诊,则面色红润、腹膨几失。先生仍嘱其家人不可大意,须严格控制饮食,切忌随心所欲。该儿寄居舅家长达半年,诸般恶习悉数改正,身体复健始归家。后其祖父专程登门致谢,对先生济其子嗣感恩戴德,每逢年节总是持礼拜访,如是者数年矣。

    乡邻骆氏其时年届不惑,田间劳作时不慎被犁刃刮伤右小腿内侧,初时未加理会。谁知创口数月不愈而成臁疮。乡镇卫生院换药时,医生见其创面组织失活则将之转诊县医院,专家诊察后告知其需要植皮治疗,否则不可愈合。因治疗费用甚高,贫寒的骆氏只得放弃。碾转多医罔效后转诊先生。先生视之创面沉吟良久,面露难色。骆氏坦言诊疗经过并请先生尽力而为,无效绝无怨言。盛情难却,先生另辟蹊径,让其自寻大号废电池,取其金属薄片洗净置开水中煮30分,取出用干净毛巾包好,就诊时带来。翌日其如约而至,先生反复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至显露隐约鲜红,以湿润烫伤膏薄涂后置消毒的金属薄片于其创面之上,覆盖敷料并以绷带轻轻缠绕使之紧贴创面。二天后揭开敷料即可见创面鲜活肉芽组织出现。连续换药一周创面却完全被肉芽组织覆盖,持续治疗月余而愈。整个治疗过程,骆氏仅自购湿润烫伤膏一支,余材料自备,先生恤其贫寒而未收分文。其感动之至,逢人即颂先生德艺双馨。

    先生高寿,享年九十有四无疾而终,生前悬葫应诊,终年不辍,受其惠者何止万千。因其影响其家人亦多业医,且颇有建树,其长子曾供职城关卫生院,内科业务相当娴熟。业余时间则侍诊左右,颇得儿科真传,先生作古后其儿科旗帜亦飘扬吾邑城乡矣……

普通感冒||风寒|风热 (74)

最后编辑于 2023-04-30 · 浏览 589

1 2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