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ESD治疗中:T1a和T1b的具体概念及差别


对于喜欢结肠ESD的同道来说,分享一个细微的概念,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要做结肠ESD,首先要分清楚:什么是结肠早癌pT1a期?什么是结肠早癌pTIb期?
换句话说:就是pT1a期和pT2期的区别的细节。
pT1a和pT1b的差别其实就是浸润深度的差别,是不是大于1000um,大于1000um属于pT1b,小于1000um属于pT1a。
为什么要了解这两个概念的差别,因为对于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来说,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一定要了解和理解。
对于pT1a期结直肠早癌来说,ESD对一些没有其他危险因素,如淋巴管侵犯、低分化成分、出芽2级或3级的黏膜下浅层癌(pT1a),则可单独作为一种治疗方式。
但是,对于pT2b期结直肠早癌来说,即使没有任何其他危险因素,手术与淋巴结清扫将是pT1b癌目前最适当的治疗方式。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治疗方式的差别呢?
原因在于,当癌浸润到SM深层,淋巴管侵犯的风险自然增加。然而,即使在免疫化学染色后,淋巴管侵犯的诊断性能仍然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其他不利的危险因素,也应仔细考虑内镜下无追加手术的T1b癌监测。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可降低高危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复发率,从6.6%降至3.6%。此外,15例复发患者中有10例无淋巴管侵犯。非治愈性切除结直肠ESD的3年随访结果也显示了较高的复发率(13%)。患者接受追加手术后复发率较低。
然而,内镜下切除早期结直肠肿瘤,其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根据结直肠ESD/EMR和结直肠癌的治疗指南,如高分化腺癌、肿瘤出芽1级、SM< 1mm和无淋巴管浸润的情况下,具有非常低LNM转移风险,被认为内镜下完全治愈性切除。
建议大家多学习一下一泓小树林老师的文章,里面有好多详细的分析和文章,真的很收益,希望大家都能学到自己所需。

最后编辑于 2023-04-23 · 浏览 2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