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联合彩超引导穿刺置管引流+硬化剂治疗

肝囊肿(cystic disease of the liver)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囊肿两类。前者以肝包虫病多见,后者分为先天性、创伤性、炎症性和肿瘤性囊肿。临床多见是先天性肝囊肿,又分为单纯性和多发性肝囊肿。
患者冉某,女,48岁,ID:201119;因“体检发现肝囊肿1月余”入院,诊断为:肝脏多发囊肿。于2023.04.14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联合彩超引导穿刺置管引流+硬化剂治疗”,术中分离肝脏与膈肌黏连时有少量出血,手术时长1.5h,手术顺利。

上图腹部CT是显示的肝右叶的囊肿,直径约52mm,有手术指征。

上图腹部CT是显示的肝左叶的囊肿,直径约31mm,腔镜手术时,顺势行囊肿去顶开窗术。

上图是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粘连较重,肝脏与前腹壁及膈肌黏连,图中胆囊隐约可见。

上图是“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管”(8.5Fr)又称“PTCD穿刺引流管”。

由于自肝脏表面无法观察到肝囊肿所在位置,在腔镜下,用穿刺针多次穿刺均未穿刺到囊肿所在,然后去除气腹,从体表在彩超引导下,行肝脏右叶囊肿穿刺+无水酒精及硬化剂治疗+置管引流术。

上图这是左肝外叶的囊肿,比较表浅,可以和上面CT影像对照。

这是去除囊肿顶部囊壁开窗后的样子。

上图是肝右叶囊肿穿刺引流管和腹腔引流管。


上图是手术记录,可以了解手术操作的详细情况。

上图是术后1周复查的上腹部CT,可见肝右叶囊肿已消失,隐约可见囊腔内穿刺引流管,及少量气体。
此次手术总结:
1.囊肿性疾病,如肝囊肿,可以摒弃开放手术,包括腔镜下开窗引流;直径小于5cm的可不安放穿刺引流管,用“硬化剂”治疗安全、有效,且创伤微小,但适应症要把握好,后面我们一起来聊聊“硬化剂”治疗囊肿性疾病的诊疗指南。
2.对于肝囊肿,可以做无水酒精和硬化剂的联合应用,效果更好。在做药液治疗前,一定要做“囊液置换”,也就是用生理盐水将囊肿内液体冲洗干净,最后要吸尽囊内遗留的生理盐水,然后向囊内注入无水酒精,量为囊腔容积的三分之一,保留约15min,然后吸尽囊内无水酒精,注入硬化剂,囊肿直径<5cm的可以直接注入原液4-6ml,若囊肿直径>5cm则用泡沫1:3比例;若有穿刺引流管,则夹管1小时。
3.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时,要确保穿刺路径经过>1cm的正常肝组织,避免张力较高的囊肿在入穿刺针时刺囊肿出现意外破裂,同时避免注药外溢。
4.术后若患者出现疼痛,适当用镇痛药缓解症状。
5.对于巨大的肝囊肿,可在术后2天再次用硬化剂治疗1次,确保万无一失。
备注:
整理于2023.04.16 12:05

最后编辑于 2023-04-28 · 浏览 2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