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化疗后发热、低血压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67岁
主诉:发热20余天
简要病史:20余天前无特殊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2℃。伴头晕、纳差、乏力,偶有下腹疼痛。
3月前外院胃大部术后。化疗一次:信迪利单抗+奥沙利铂+替吉奥
体格检查:血压80/50mmhg。神志淡漠。对答基本切题。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率40次/很,律齐。服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轻度贫血、轻度低钠、低钾、低蛋白。CRP、PCT略高于正常值上限。
临床诊断:发热待查 胃癌术后
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反复低血压,最低至60/40mmHg,需长时期用去甲肾上腺素泵维持血压。窦性心动过缓,一度方式传单阻滞,脑MRI提示多发缺血灶、梗塞灶。低皮质醇。严重甲状腺功能减低。双侧少许肺炎。
予以补充甲状腺激素后,心率较前有所提高,可至50次/分以上,但是去甲升上腺素无法撤退。间断发热。病原学检查无特殊异常。美罗培南经验性抗感染,效果差。
讨论:该患者住院时间1.5个月。持续低血压、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间断发热,体温难以控制。最后试验性强的松口服,一般情况迅速改善。
近两日偶然看到中华肝脏病杂志中一片个案报道《以消化道为首发表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吹体验并发垂体危象1例》的病案报道。
再回过头去看这个病人,临床表现基本吻合。电话随访患者,目前激素强的松2片维持,一般情况良好,血压正常,体重增长。
请教肿瘤科同事,此类患者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药物可能会引起腺体免疫反应,影响腺体功能。该患者既往无甲状腺病史,但是莫名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的低血压、皮质醇功能低下,也符合腺体功能不全的表现。
以此记录,再遭遇,必然不再纠结。
最后编辑于 2023-03-29 · 浏览 6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