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心脏保质期只有40年?这项研究带你走近「心肌衰老」那些事

发布于 2023-03-24 · 浏览 440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5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mg

生活中经常听到“人老心不老”这句话被挂在嘴边,好像拥有年轻的心就是保持年轻的秘诀。但你知道吗,实际上心脏在40岁之后就会开始衰老,随着年龄增加,心肌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导致心脏功能下降,患上心脏疾病的风险也大大提升。关注心脏衰老的分子机制,并持续推动靶向心肌细胞以抗衰老的应用转化便显得尤为迫切。

数月前,苏州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李杨欣教授团队在生物医学1区杂志《Theranostic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circHIPK3 prevents cardiac senescence by acting as a scaffold to recruit ubiquitin ligase to degrade HuR”的研究论文点击查看文献解读,通过构建由他莫昔芬诱导心肌细胞特异性敲除的小鼠(由赛业生物提供),发现circHIPK3缺失会导致心脏早期衰老和心功能障碍,进而发掘了间充质来源的外泌体关于组织修复再生作用的新机制。

关于新一期的「大咖来了,赛业有约」系列课程,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苏州大学李杨欣教授作为主讲人参与,进行「有效延缓心肌衰老的新策略及机制」的主题分享。3月29日(周三)晚7点,为你讲解构建衰老小鼠模型的技术思路,以及李教授在抗衰老和心脏保护机制方面的研究心得。马上报名,相约云端,直播间还有惊喜礼卡掉落哦!

img

一、课程要点分享

1.衰老动物模型的构建

2.外泌体延缓衰老的机制

3.circRNA在抗衰老中的作用

4.circRNA防治心肌衰老的潜力

5.在线答疑


二、主讲嘉宾


img

李杨欣教授 苏州大学博导 博士后合作导师

中国药理学会表观遗传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ISHR中国转化医学工作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部干细胞重点专项/政府间重点专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评审专家、中国卫计委精准医学重点专项评审专家、中国教育部青年长江和长江特聘教授评审专家、中国基金委评审专家。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SCI论文78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文章61篇,包括Lancet、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Nature Review Cardiology、Circulation、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Cell Reports、ATVB等;引用次数5765;参与编撰专著5部;获授权专利3项。江苏省“双创人才”,“双创团队”领军,“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领军,“特聘医学专家”,苏州市高层次“紧缺人才”。荣获荣获江苏省科技奖一等奖,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奖。


三、主持人


img

俞晓峰博士 赛业生物首席科学家

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国际知名模式动物和细胞生物学专家。在基因修饰模式动物领域有超20年研发与管理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在干细胞相关领域及哺乳动物细胞系基因改造研究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其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 Hum Mol Genet, Mol Cell Biol 等高水平杂志上。

心脏病||心脏疾病 (71)

最后编辑于 2023-03-24 · 浏览 440

回复收藏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