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自然递交后这些流程和时间节点要注意
20日下午16:00;随着官方系统的到期截止,本年度集中申请项目提交已正式结束,至此,绝大部分申请人的系统状态为下面两种:
- “NSFC未审核”-----申请书目前已经被依托单位点击提交到国自然基金委接收组,基金委还未确认;
- "NSFC已审核"-----申请书基金委正式确认接受材料,开启形式审查工作。
这里要注意的是:“NSFC已审核”的状态可能持续一段时间在最多一周内,上述两种状态都为合理,不用太紧张。
这里还要说明一下,很多申请人认为NSFC已审核就是通过初审的意思,其实并不是;这其实只是申请书的一个状态,与实际的形式审查结果无直接关系,如果非要说有关,恐怕只是你有资格可以进入形式审查而已。真正的通过初审与否,需要等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关于公布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初审结果的通告》后。
对于初审基本申请人也是可以通过的,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接收项目申请将近30万项,其中初审不予受理的仅占项目申请总量的0.53%
初审不予受理7大原因
初审主要是审格式、形式、资格问题,也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在这个阶段被刷下来真的很拉胯,一定注意!之前基金委也公布了项目初审不予受理的七大原因,主要包括:
1. 未按要求提供证明材料、推荐信、导师同意函、伦理委员会证明等
2. 研究期限填写错误
3. 不属于项目指南资助范畴
4. 申请代码或研究领域选择错误
5. 申请人不具备该类项目的申请资格
6. 申请书缺项
7. 申请人或主要参与者申请超项
考虑到很多朋友是首次申报国自然,对基金评审的流程不是很熟悉,今天小V就给大家讲一下国自然评审流程、评审标准。
1
国自然评审流程
根据国自然基金委官方发布的集中接收项目受理和评审的基本流程如下:

2
国自然基金项目评审的关键时间节点
国自然大概评审流程如下图,其中主要有四个重要时间节点:初审结束、复审申请时间、集中受理评审时间、杰青评审时间

3
函评与会评
第一轮是同行专家通讯评审(函评):通过计算机辅助系统将项目指派给有关专家进行网络评审。函评专家通常以小同行为主。
评审专家针对项目的科学价值、影响力、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评判,给出“好”或“不好”程度的判断,再将这种判断归入“优、良、中、差”等级(对应A、B、C、D评分)。
第二轮是会评:由专家组对申请项目进行会议评审。会评是两轮评审中重要的环节,以大同行为主。
会议评审是针对项目的科学价值、创新性、社会影响以及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等方面做出独立判断和评价,评审结果投票产生。
目前本子已经顺利递交了,大家近期可以将之前紧张的申报状态缓解一下,调整心态;继续强化自己的科研基础与相关成果;最后,祝愿各位2023基金高中!
2023年国自然是落下帷幕了,但是这两天小V也接到24年国自然的咨询了,很多申请人都在为24年国自然做准备了,其实对于大部分基础一般申请人提前一年准备是很有必要的,毕竟预实验、文章准备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最后编辑于 2023-03-22 · 浏览 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