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胰岛素的使用
查看病例
1.哪些人应采用胰岛素治疗?
(1)T1DM (2)DKA或者HHS (3)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分型困难
(4)T2DM 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基础上,通常经足量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3 个月后 HbA1c 仍 ≥ 7.0% 时,可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
(5)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 T2DM)无明显诱因的体重显著下降
(6)T2DM 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的增值型视网膜病变;合并严重感染、创伤、手术、心梗、脑粳等应激情况及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足、增值型视网膜病变等;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妊娠及哺乳期糖尿病
如何确定胰岛素用量?
(1)确定每日剂量
1 型糖尿病:0.5 ~ 1 U/kg/d;
2 型糖尿病:0.3 ~ 0.8 U/kg/d。
一般从最小剂量开始,但是体重较高、或胰岛素抵抗较重的患者,可以从中间值开始
(2)确定基础/餐时剂量之比
50/50或者40/60
(3)确定每次注射量
① 每天注射 3 次短效胰岛素的患者
按「日餐时总量除以 3,中减 2 加早」的方法分配(即:早餐前 > 晚餐前 > 午餐前)。如每日用短效胰岛素 30 U,除以 3 等于 10 U,中午减 2 U,加在早上,即早上 12 U、中午 8 U、晚上 10 U。
② 每天注射 2 次预混胰岛素的患者
早餐前注射总量的 2/3,晚餐前注射总量的 1/3。
③ 选择基础胰岛素与口服药物联合治疗时
如果使用长效胰岛素,起始剂量为 0.1 ~ 0.2 U/kg/d,但肥胖或 HbA1c > 8.0% 的患者,可考虑以 0.2 ~ 0.3 U/kg/d 为起始量,每天睡前注射 1 次;
如果使用中效胰岛素,建议起始剂量为 0.1 ~ 0.2 U/kg/d 或 10 U/d,每天一次睡前注射或每天两次(早餐前和睡前)注射。
4、如何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
初始估算剂量观察 2 ~ 3 天后,参照空腹、三餐后两小时、睡前、凌晨 3 点的血糖水平,每隔 3 ~ 4 天调整一次,直至达到血糖控制目标为止。一般先调整基础剂量,空腹血糖达标后,再针对餐后血糖,调整餐时剂量。
(3)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在 3 ~ 5 mmol/L 时,胰岛素用量减少 2 ~ 3 U;5 ~ 7 mmol/L 时胰岛素不增不减;超过 7 mmol/L 时,每增高 1 mmol/L 增加胰岛素 1 U。餐后血糖 > 10 mmol/L 时,每增高 2 mmol/L 增加胰岛素 1 U。
(4)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临时调整。
例如,在感染发烧时,需要增加胰岛素用量;急性胃肠炎,呕吐腹泻,食欲不振,需要酌情减少胰岛素用量;此外,糖尿病孕妇在妊娠后期需要增加胰岛素用量,而一旦分娩结束,则要需素减少胰岛素用量。
(5)当患者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时,不要只想到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而应详细分析有无干扰糖代谢的其它因素(如药物、睡眠、感染因素等)。
(6)空腹血糖高调整胰岛素用量要注意区分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
苏木杰现象是夜间低血糖所引起,需减少睡前胰岛素的剂量;
而黎明现象是糖尿病患者在黎明 4 点钟左右由于人体内各种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出现分泌高峰,如果夜间用药不够或用药过早,导致药力达不到早晨会导致晨起空腹高血糖,这种情况下需要增加睡前胰岛素用量。
5、如何正确处理胰岛素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水肿(2)过敏反应 (3)视物模糊(4)体重增加 (5)局部脂肪萎缩
(6)局部脂肪增生 (7)低血糖
(8)胰岛素抗药性
最后编辑于 2023-03-21 · 浏览 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