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鹏诊治附件包块惯用验方
刘云鹏(1910年~2013年),名万程,字云鹏。著名中医临床家,中国现代名医,知名中医妇科专家。1910年10月23日,刘云鹏出生于现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中医世家,幼承庭训,20岁悬壶沙市,40年代即被誉为沙市八大名医之一,1951年任湖北省中医委员会委员。1954年赴华北国医学院深造,面聆施今墨、朱颜等先贤教询。1956年创办沙市中医院(现荆州市中医医院前身),任首届院长,1958年任沙市中医学校(现湖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校长。先生以治月经病、妇科血证、不孕症、滑胎、子宫肌瘤、盆腔炎以及急、重、疑难病证见长。
1、桂枝茯苓合己椒苈黄丸(桂己合方)
【组成】桂枝9克、茯苓9克、桃仁9克、丹皮9克、赤芍9克、防己12克、椒目9克、葶苈子9克、大黄(兑)9克
【功用】活血祛瘀,逐水化癥。
【主治】附件包块,按之有囊性感,常伴有少腹胀痛或少腹冷。脉沉软或软滑,舌质淡暗或舌边有瘀点,舌苔灰薄白。
【加减法】
(1)包块按之柔软者,可加昆布15克、海藻15克,以行水消痰。
(2)包块按之坚硬者,可加三棱9克、莪术9克,以破血消积。
(3)腰胀、腰疼者,可加乌药9克、牛膝9克,以行气活血。
(4)若大便溏者,可去大黄,本方用大黄不在于通便,而在于破血下瘀,也可减量同煎,使下泻力缓,而奏化瘀之效。
(5)少腹寒痛者,可加良姜6克,香附12克,以温散寒邪。
【方解】桂枝茯苓丸为活血化瘀,缓消癥块之剂,主治寒湿凝滞,瘀血与水阻滞经脉而形成的癥块,己椒苈黄丸为攻坚决壅,分消水饮之剂,主治水走肠间的腹满,桂枝茯苓丸长于活血化瘀,己椒苈黄丸长于攻坚逐水,两方合用,共奏活血祛瘀,逐水化癥之效,适用于血瘀水结成的附件炎性包块。
2、加减苇茎汤
【组成】芦根30克、桃仁9克、冬瓜仁15克、苡仁15克、鱼腥草30克、败酱草30克、玄参9克、木香6克、郁李仁9克
【功用】清热解毒,利水逐瘀。
【主治】附件包块湿热型,胸脘痞闷,肢软,脉软滑或大滑,舌质红,舌苔黄厚腻。
【加减法】
(1)包块按之软有囊性感者,是痰湿阻滞经脉,可加昆布15克、海藻15克以化痰软坚。
(2)包块质坚者,是有瘀血,可加三棱9克、莪术9克,以活血化瘀,消结通络。或加泽兰9克,以活血利水散结。
(3)小便短黄为湿热结于膀胱,可选加牛膝9克、木通6克、车前子9克、滑石18克、萹蓄9克等,以通利水湿。
【方解】本方清热解毒,利水逐瘀。方中桃仁活血祛瘀,冬瓜仁、薏苡仁利水消肿,合芦根清热排脓,木香理气,鱼腥草、败酱草清热解毒,玄参、郁李仁清热养阴,全方祛瘀清热,适用于湿热所致的附件包块。桂己合方和本方均治附件囊性包块,前方主治湿滞血瘀,本方专医湿热血瘀,前方所治征象为脉沉软,舌淡暗,苔灰薄白,本方所治征象为脉软滑或大滑,舌质红,舌苔黄腻。
3、四逆散(《伤寒论》方)
【组成】柴胡9克、枳实9克、白芍15克、甘草3克
【功用】疏肝理脾,解郁止痛。
【主治】少腹胀痛,附件炎性增厚或有包块,脉弦或沉弦,舌质红,舌苔薄黄。
【加减法】
(1)少腹包块质硬是瘀血成块,可选加三棱9克、莪术9克、桃仁9克、红花9克等,以活血祛瘀。
(2)腹痛甚属血瘀者,可加蒲黄9克、五灵脂9克,以祛瘀止痛。热痛可加元胡索9克、川楝子15克,以清热疏肝,祛瘀止痛;寒痛可加良姜6克、香附12克,以温经散寒,理气止痛。
(3)少腹胀甚,可选加槟榔15克、木香9克、香附12克。腰胀痛可加乌药9克、牛膝9克,以行气消胀止痛。
(4)带下多色黄,可加苍术9克、黄柏9克,以燥湿清热止带。
(5)外阴肿痛,可加鱼腥草15克、蒲公英15克等,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方解】本方原治少阴病四逆症。四逆有寒有热,本方是治阳气内郁不得外达的热厥证。本方能达热出表,解郁止痛,常用于附件炎或附件炎性包块。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枳实破气导滞,白芍、甘草缓急舒挛,枳实配芍药散结止痛,柴胡合枳实又有升清降浊之用,全方共奏疏肝开郁,理气止痛之功,是治妇女少腹痛和附件包块的常用方剂。
本文摘自刘云鹏《妇科治验》,特表致谢!
最后编辑于 2023-03-20 · 浏览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