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身边中草药之→车前草

发布于 2023-03-15 · 浏览 1154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5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一眼万年_连仲 已点赞

身边中草药之→车前草

原创 赵现荣 老鹤家的笑容 2023-03-15 18:25 发表于河北

https://mp.weixin.qq.com/s/m19jlCEdT_3xMH1LwUKwOA


选自:DXY合理用药微信群,


2023-03-15,19:10,辛老师,


让网友们体检中医药,赵医生亲自验证。


原文:

身边中草药之→车前草

原创 赵现荣 老鹤家的笑容 2023-03-15 18:25 发表于河北

收录于合集

#药食同源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随着地面上的小草慢慢冒头,车前草也迅速跟着露出了地面,一朵朵一片片点缀在乡间小道上格外亮眼。


  药用来源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及平车前的全株。一般在夏季生长旺盛时节采收,去尽泥土,晒干备用。

img


 我在想像最初古人对这种野草的命名,应该是随口把这种长在行车的道上,在轮行走的前方很容易看到的小草,随口而出作为地理分布特征的一种非常形象的描述吧。

img


  《毛诗传》称它为“马舄”,我们现在的道路称为马路,这种路上随处可见的小草,《救荒本草》亲戚称之为车轮菜、胜舄菜,《廣雅•釋器》:“舄,履也。”


  相传车前草有个美丽的故事,说一位将军在一个干旱少雨的季节打了败仗,荒无人烟的地方又饥又渴,许多人和战马由于缺水都患了小便淋漓甚至尿血的症状,看护战马的马夫也心疼不已,不过很快就发现马的症状好转了,一时好奇就观察马的吃食寻找原由,结果发现战马在吃一种路边的小草,他觉得很好奇,就也去尝试吃这种草,很快发现他自己的症状也很快好了,于是把这种情况报告给将军,将军听说后就让军医把这种草让将士们和战马一起吃,不久这种尿血的症状就都好了,将军问这种草长在什么地方?马夫指了指马车说就长在车前边的那些草,不知道叫啥,将军听完说那就叫车前草吧。

img

  

 大概芣苢(fuyi)是最具有诗情画意的一个叫法了,这个名字出自《诗经》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img

 《本经》也很形象称它为“当道”,关于车前草的别名还有很多,因为这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中草药历代记载里叫法也不同,如陵舄、牛舌草、虾蟆衣、牛遗、胜舄、车轮菜、胜舄菜、蛤蚂草、虾蟆草、钱贯草、牛舄、野甜菜、地胆头、白贯草、猪耳草、饭匙草、七星草、五根草、黄蟆龟草、蟾蜍草、猪肚子、灰盆草、打官司草、车轱辘草、驴耳朵草、钱串草、牛甜菜、黄蟆叶、牛耳朵棵等等。


  《别录》:"主金疮、止血,衄鼻,瘀血血瘕下血,小便赤。止烦,下气,除小虫。"

img

  陶弘景说它可"疗泄精。"


  《药性论》力说它可以治尿血。能补五脏,明目,利小便,通五淋。


 《滇南本草》记载可"清胃热,利小便,消水肿。"


 关于出处,《中华本草》这样描述的:车前初以种子入药,始载于《本经》,《别录》并用叶及根。《本草经集注》云:"人家路边甚多。"《本草图经》云:"……今江湖、淮甸、近京、北地处处有之。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累年者长及尺余,如鼠尾,花甚细,青色微赤;结实如葶苈,赤黑色。"并绘"滁州车前子"图。据形态确为车前科植物车前。


img


​  虽然车前草随处可见,但在印象中周围的亲友邻居中却没有把它当做野菜来吃的,在救荒本草中记载这个幼苗的具体吃法。

  《救荒本草》:"车轮菜,叶丛中心撺葶三四茎,作长穗如鼠尾。花甚密,青色,微赤。结实如葶苈子,赤黑色 ,生道旁,采嫩苗叶,煠熟,水浸去涎沫,淘净,油盐调食。"


img


 《本草图经》:“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放饭匙草是指初春幼草刚刚长出的形态。猪耳草、牛舌草等,是以叶形相似而命名。


 治小便不通:㈠车前子草一斤,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服。——《肘后方》


 生车前草捣取自然汁半钟,入蜜一匙调下。——《摄生众妙方》


​ 拍了几张刚刚出苗的叶片确实很像 放饭的小勺,这个初生的嫩叶描述,很形象吧。

img

《纲目》云:“按《尔雅》云:苤苡,马舄。马舄,车前。陆玑《诗疏》云:此草好生道边及牛马迹中,故有车前、当道、马舄、牛遗之名。舄,足履也。”车轱辘草,车轮草的名字来源于此。


《湖南药物志》记载可治泄泻:车前草四钱,铁马鞭二钱,共捣烂,冲凉水服。

 

《圣惠方》记载治热痢的方式是生用绞汁加蜂蜜:车前草叶捣绞取汁一盅,入蜜一合,同煎一、二沸,分温二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用它来治高血压:车前草、鱼腥草各一两,水煎服。


  想了半天,浙江这种民间用法大概是取车前草和鱼腥草的利尿作用吧?!或者是感冒后出现血压迅速升高的状态?提起感冒,还真有记载,如蒙医这里有记载:


  治感冒:车前草、陈皮各适量,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img

 《本草图经》用车前草叶生研后加水喝治衄血。


  药王孙思邈习惯用车前草汁外敷来应付治金疮血出不止。


《闽东本草》记载用车前草、地骨皮、旱莲草各三钱,汤炖服治血尿。


  对了,我之所以对车前草念念不忘,并且拿来第一次试吃,是源于我自己一次很吓人的血尿史


  差不多是七八年前夏季的一天早上,那两天有点上火了,上三楼交班时,感觉上楼的脚步格外费力,之后回一楼门诊,上厕所时淋涩疼痛明显,然后就意识到不对劲,一看吓了一跳,鲜红色的血尿,结合起上楼无力,腰酸困严重,顿觉不妙,连忙去二楼检验科做尿常规。


img

  等待结果的时间感觉很漫长,一会儿王主任拿着检验单出来对我说,没事啊,这个输输液就好了,我结果来一看,蛋白+++,真的有点害怕了,于是忐忑不安离开检验科往三楼走去,一边想着准备找黄主任准备办住院,一边在考虑假设住院的话家里该怎样安排等等,楼道口正好遇到老黄主任准备下楼,我连忙迎过去笑着说麻烦您帮我看看,黄主任接过化验单,我正要说自己准备办住院让主任费心给诊疗等。


  我刚刚张口准备说,就见黄主任笑着说,哎哟!这不是咱们的赵中医嘛,都老中医了,这么简单的小毛病,中药那是一吃就好呀,中医很牛呀,那是中华瑰宝,中医治这个不就是手到擒来嘛。。。


 我把我刚要准备说的话死死的憋着咽下,后背顿觉阵阵生凉,看着那个貌似还有点幸灾乐祸的表情,我也确实在想,对,不就是一个小小的血尿么,中医难道就搞不定非得去住院吗?如果连这个都治不好,学中医的却解决不了自己的实际问题还真不如不学。想到这我非常感激的看了一眼主任,说谢谢您的提醒,我这就准备去吃中药。

img

  说完扭头下楼回科室,坐下来才意识已经快下班了,也不打算去食堂吃饭了,换了衣服走出大院继续往南走,我想去南边的田地里找一找有没有我需要中草药。

img

 运气还不错,雨季伏天的武安,郊区随处可见野生植物,我采了一些肥大的车前草叶子,一把马齿苋,还在一家荒芜宅基地后面的沙堆旁边发现了一大丛长势旺盛的地黄,挖了一大把鲜地黄,还拔了两棵小蓟,感觉差不多了,就带着往回走。

img

 水龙头下洗干净鲜地黄表面的泥沙,掰段放饭盆里,又把洗净的小蓟、车前草马齿苋一起放进去,打开电磁炉准备煮水喝,喝完再煮,煮好继续喝,就这样喝了一下午,小便的涩痛逐渐减轻了,虽然还是血尿。


  回家后吃了点云南白药的散剂 第二天上午到单位继续煮水上午的小便成了浓浓的酱油色不再是昨天的红墨水颜色,我在想,大概没有新鲜出血了,应该是好事


  下午科室里的慧慧看到我还在喝这个水,就善意提醒说只喝这个,您不去吃点消炎药吗?我回答,好不容易遇到了自己生病体验的机会,咱学中医的一遇问题就去求助西医,这样什么时候能独当一面呢?若连一个小小的淋证都解决不了,这中医不是白学了吗?!

img

 第三天早上继续喝,上午小便时感觉一阵阻塞感,后发现排出比绿豆大一点的肉质物,我在想着难道就是血尿的诱因?之后果然肉眼血尿消失了


 那两天交班时黄主任都有好几次主动找我提议我的西医诊疗方案,我感觉出他之后绝对不是开玩笑,而且诚意十足劝说我赶紧去治疗,多次说蛋白尿误治的危害等等,大概听中医科同事说起我真的很“听他话”在吃中药,而且是采摘新鲜的草药吃,估计很担忧吧。我非常感谢黄主任后面的多次劝说,再次拒绝西药,何况那颜色鲜红非常吓人的血尿已经不太严重,底气就更足了 。


 第四天早上没了肉眼血尿,但晨起小便依然很黄,煮水继续


 就这样在慢慢的观察中,时间过了一星期,乏力症状貌似还有,于是网诊求助青龙处方,方子不记得了,总之是清热利湿益气养阴类,不记得的原因是只煎了一付,但非常非常难喝,我其实很怕苦的,那一剂药,吃了三天,还剩着一大半,剩下搁冰箱里,想起来了偶尔倒一点点兑水喝。总之后来的第二煎差不多200ml,到最后还是丢楼下做了化肥,症状轻后就再也不想吃药了

img

 这次血淋经历,车前草留下的印象极深,许多中草药水煮后颜色会变色,但车前草的绿色在开水中更显得漂亮了些,而且吃着味道还不错

img


 车前草在老家的叫法是→“猪耳朵”,大家都知道这味草药,但却极少有人去吃,我在想不吃的原因大概是老家小米汤为主,特别是在夏天,豆花汤,小米汤,家家户户都大锅熬好用来消暑补液的缘故吧。

img

  车前草味甘性寒,归肝、肾、肺、小肠经。有极好的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作用。主要用于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暑湿泻痢,衄血,尿血,肝热目赤,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等症候群。


  因为性寒,虚寒体质谨慎单用。


《本经逢原》:"若虚滑精气不固者禁用。"

img

 车前草现代研究比较多的是用量治疗慢支和急慢性菌痢,据说效果不错。


 关于用途,古代的其它记载也不少如:


  治痰嗽喘促咳血:鲜车前草二两(炖),加冬蜜五钱或冰糖一两服。

               ——《闽东本草》


  治百日咳:车前草三钱,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


  治痄腮:车前草一两三钱,煎水服,温覆取汗。        ——《湖南药物志》


  治喉痹乳蛾:虾蟆衣、凤尾草。擂烂,入霜梅肉、煮酒各少许,再研绞汁,以鹅翎刷患处。       ——《养疴漫笔》


  治湿气腰痛:虾蟆草连根七科,葱白须七科,枣七枚。煮酒一瓶,常服。

               ——《简便单方》


  关于车前草使用的历代实用经验实在太多了,我就不搬砖了, 对于感冒咳嗽特别是临床上下呼吸道感染,我自己用车前草的使用频率没有车前子多,但作为可食用性中草药来讲还是不错的,湿热体质可以拿来做菜食疗吃。


 嫩叶,味道还是不错的。

img

 关于外用的记载,《福建民间草药》用来外治疮疡溃烂:鲜车前叶,以银针密刺细孔,以米汤或开水泡软,整叶敷贴疮上,日换二至三次。有排脓生肌作用。


  我在想为何这个车前草喜欢长在路边而不是田野里,感觉这个大概和多年生的根系特征有关,所以就随手用刀挖了一颗反过来看,粗壮的根茎断面在提醒旺盛的力,道路上这个地面是不会被破坏的,所以它的地下根系非常发达,久而久之就比较喜欢在这个区域扎根生长安家了吧。

img


车前草

通,行水,泻热,凉血

甘寒。凉血去热,止吐衄,消瘕瘀,明目通淋(凡利水之剂,多损于目。惟此能解肝与小肠之热,湿热退而目清矣。雷 曰∶使叶,勿使茎、蕊)。

子,甘寒。清肺、肝风热,渗膀胱湿热,利小便而不走气,与茯苓同功,强阴益精,令人有子(肾有二窍,车前子能利水窍而固精窍。精盛则有子,五子衍宗丸用之,枸杞、菟丝各八两,五味、复盆各四两,车前二两,蜜丸。惯遗泄者,车前易莲子。时珍曰∶人服食,须佐他药,如六味丸之用泽泻可也,若单用则过泻)。治湿痹五淋,暑湿泻痢(欧阳文忠患暴下,国医不能愈。夫人云∶市有药,三文一贴甚效。公不肯服,夫人杂他药进之,一服而愈。问其方,乃车前子为末,米饮下二钱。一云此药利水而不动气,水道利则清浊分,谷脏自止矣),目赤障翳(能除肝热),催生下胎。

酒蒸捣饼,焙研(酒蒸捣饼,入滋补药。炒研,入利水泄泻药)。    ——《本草备要》

img


赵现荣

普通感冒||感冒|风热 (74)

最后编辑于 2023-03-15 · 浏览 1154

4 3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