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拜糖平断货,难道是“集采”后遗症发作了?
近日,有糖尿病患者反映现在许多公立医院都开不出拜唐苹(阿卡波糖)了。
有业内人士表示,拜唐苹是2020年进入第二批集采的,早就进入集采接续期,而此前湖南、河南等13省份公布的阿卡波糖续约名单中,都没有拜耳的“身影”。由此可以判断,拜唐苹或已大范围退出了集采。
那么,为什么拜糖平要退出这么好的“集采”呢?,据说,进了集采,依旧没守住院内份额。
当初拜唐苹作为拜耳原研药能进入国家集采,这让国内许多糖尿病患者直接受益,价格从60元直接降到了5元左右,但随着拜唐苹出货量的大幅增长,反而让其供货能力捉襟见肘,加上产品利润微薄,院内市场状况就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对拜耳而言,以量换价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预期。以低价换来的量,没能补上整体的“亏损”。据中康CHIS数据显示,拜唐苹进入集采后,其等级医院销售规模缩水近9成,从集采前(2019年)的36.71亿元,一路萎缩至2022年的4.51亿元。
此外,随着华东制药、绿叶制药等本土企业在院内阿卡波糖市场的不断发力,拜唐苹即便进了集采,其在等级医院的份额也在持续下滑。CHIS数据显示,拜唐苹在等级医院的占比从集采前的59.5%,一路下滑到2022年的34.77%。
为此,拜耳医药调整战略,转战院外市场,数据显示,拜唐苹止跌回升。2022年,拜唐苹取得逆势增长,其零售渠道规模历史性的超过等级医院。CHIS数据显示,拜唐苹零售渠道从2021年的5.28亿元回升至2022年的6.22亿,零售渠道占比从2021年的43.77%提升至2022年的47.19%。
据了解,还有不少集采药品也出现了类似情况,难道被官方称道的集采后遗症发作了?
作为临床医生,你们对于集采药品的供应还有啥新“发现”呢?大家交流交流。
最后编辑于 2023-03-13 · 浏览 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