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门诊心内科医师共同制定的一个他汀类药物宣教材料。

门诊心内科患者多是老年人,需要长期服用口服药物。对初次服药或者多种药品联合用药的患者,常常需要详细交代用药须知。患者年纪大,记性不好,为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心内科医师提出要做心内科常用药系列用药宣教材料,为心内科门诊患者就诊时发放。
下面是我和心内科医师共同制定的一个他汀类药物宣教材料。希望大家多指点,提出改进意见。
他汀类药物用药宣教
适应症:1.降血脂;2.稳定斑块。广泛用于冠心病,脑血栓及血栓性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
用药建议:
常见的他汀类药物包括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
1、睡前服用效果最佳。因午夜12点是胆固醇的合成高峰,在合成高峰前2-3小时服用能更好的抑制胆固醇合成。
2、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增加服药次数。若不慎忘记服药,请立即补服,但若已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在下次用药时间服药即可,不可为了补吃而服用双倍剂量。
3、需坚持长期规律服用,不可随意终止。
患者自我监测:
1、此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出现,可出现头痛、便秘、胃肠胀气、消化不良和腹痛等,一般可耐受。
2、对药物成分过敏的请勿服用此类药物。
3、计划怀孕、孕期、哺乳期请勿服用此类药物。
4、请详细告知医师是否患有肝、肾相关疾病。
5、将药物储存在室温下,避免高温或潮湿。(详情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储存)
6、配合生活方式改变联合控制血脂,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坚持健康饮食、规律运动、远离烟草,限酒和保持理想体重。
7、大量饮酒、西柚汁、食用葡萄柚或相关制品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
8、他汀类药物可引起肌病,表现为肌酸痛、无力、排褐色尿等症状,如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检测肌酸激酶水平,若呈进行性升高,应停止服药及时就诊。
9、他汀类药物可致肝功能异常,若出现肝区不适,应及时就诊,检测肝酶水平。
10、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血糖的波动,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监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调整降糖治疗方案。
11、联合其他可引起他汀类药物血药浓度变化的药物如红霉素、克拉霉素、氯吡格雷、氨氯地平、华法林、曲舍林等药物或疾病的特殊时期如严重感染、创伤、接受大手术治疗期间等可增加他汀类产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应寻求医师或药师的帮助进行剂量调整。
12、坚持规律服药,定期随访,与医师共同确定您的血脂目标值。超高危者LDL-C<1.4(mmol/L);极高危者LDL-C<1.8(mmol/L);中、高危者LDL-C<2.6(mmol/L);低危者LDL-C<3.4(mmol/L)。基线值较高不能达标者,至少降低50%。
随访:
1、初始应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应在用药6周内复查血脂、转氨酶和肌酸激酶。
2、如血脂达到目标值,且无药物不良反应,逐步改为每6-12个月复查1次。
3、如血脂未达标且无药物不良反应者,每3个月监测1次。
4、如出现AST或ALT超过3倍正常值上线,应暂停给药,且仍需每周复查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
5、如治疗3-6个月后,血脂仍未达到目标值,则需调整调脂药物剂量或种类或联合用药。
最后编辑于 2023-03-23 · 浏览 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