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学习: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站着说话也腰疼”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63岁
主诉:腰疼伴双下肢放射疼20年,加重伴间歇性跛行2年。
简要病史:20年前劳累后出现腰疼伴双下肢放射疼,休息后可缓解,间断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近2年上述症状加重,行走100米左右即出现跛行,休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卧床时双下肢麻木、疼痛加重,久站、久坐时症状加重。
专科情况:
腰椎生理曲度存在,腰1-骶1棘突间隙及椎旁肌肉压痛,双髂嵴后缘、双臀部广泛性压痛,并有双下肢放射疼。
腰椎前屈、后伸疼痛加重并放射到双下肢。
双下肢直腿抬高实验及加强实验(+);双侧“4”实验阴(-),股神经牵拉实验(+-)
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减弱,
腹股沟区、鞍区感觉减退,双大腿前侧、外侧皮肤感觉减退,双小腿前侧、外侧、后侧及双足皮肤感觉麻木。
左侧提睾反射减弱,腹壁反射存在,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术前患者症状:
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躺也不是
站着说话也腰疼
行走100米即出现跛行
躺着腰疼加重
无法入睡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身心俱疲,抑郁焦虑
理论学习时间:
发育性腰椎管狭窄:这种椎管狭窄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
包括营养、外伤等原因造成的先天性椎管狭窄。
大部分人开始可能不出现任何症状,但到中年以后,由于脊柱的一些老化或损伤,会有椎管狭窄症的症状及体征出现。
腰椎管狭窄症的症状:
一般椎管狭窄的患者主要的特点是:症状重,但临床体征轻。
1、下腰痛:疼痛一般比较轻微,卧床休息则减轻或消失,一般腰向前屈没有症状,后伸时症状明显。
2、明显的腰腿痛症状和间歇性跛行:这是椎管狭窄的症状表现最主要的一点。
患者常在步行一、二百米,甚至是十几米时产生腰腿痛,弯腰休息一会或下蹲后症状会立即减轻或消失,若继续再走,不久疼痛又出现。脊柱后伸时症状加重,前屈时症状减轻。
3、马尾神经压迫症:出现马鞍区的症状与体征以及括约肌的症状,严重者可以导致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甚至造成下肢不完全性瘫痪。
4、神经根管狭窄引起相应的神经根受压迫或受刺激症状及体征。有些病人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另一些表现为持续性放射性神经根症状,多为酸痛、麻痛、胀痛、窜痛,疼痛的程度不同。神经根症状的部位与受压神经根有关,表现为相应的神经根性分布区针刺觉减弱、痛觉异常、肌肉力量减弱及腱反射异常。
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解除神经组织和血管在椎管内、神经根管内或椎间孔内所受的压迫。
手术指征:活动后腰及腿痛,影响生活工作,经保守治疗不愈者;进行性跛行加重,或站立时间渐缩短者;神经机能出现明显缺损者。
神经根减压术:可以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方式包括椎板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等,也可以采用微创技术治疗。
常用的手术方式为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术。
对于需要“减压+固定”病例
可以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方式,也可以采用微创技术治疗。
而融合技术可以选用横突间后外侧融合技术、椎板间后侧融合技术、椎间融合技术等。
专家会诊后行手术:
L1-S1椎弓根螺钉固定,椎管扩大减压,神经根松解,L4/5,L5/S1椎间盘摘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L1/L2,L2/L3,L3/L4髓核摘除,L1-S1小关节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术。



术后第2天
早查房
患者说:
张医生,我后悔了
吓得我心里咯噔一声,心想不会手术有什么问题吧????
患者接着说:
后悔没有早点来做手术。
听他这么一说,心里的石头才放下
患者拉着我手说:
我昨晚睡了一个好觉,全身轻松,也不疼了,阴囊也不麻了,掐着也有感觉了,都敢翻身侧身了,真后悔没有早点来做手术。
双下肢运动正常
会阴部,鞍区感觉恢复
腰疼,双下肢放射疼,症状消失
这么立竿见影?

最后编辑于 2023-03-07 · 浏览 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