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乳酸升高至 12.9 mmol/L 如何抢救?就看这三步!

发布于 2023-03-06 · 浏览 1.1 万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6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离床医学离床医学 推荐
icon不被选择的人 已点赞

最近呼吸重症监护室收治了一例患者:

92 岁老爷爷,既往有脑梗病史,已卧床 2 年余,2 年前能正常交流,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不认人,不能正常沟通交流,进食水呛咳。

近 1 周家属发现患者不愿进食,意识状态变差,精神萎靡,入院当日出现意识不清,由 120 抢救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收入重症监护室.

查体:神志不清,呼吸机辅助通气下,心率 113 次/分,血压:83/47 mmHg, 末梢血氧饱和度 93%,急查血气分析:PH 7.11,PO65 mmHg,PCO49 mmHg,碳酸氢根 15.6 mmol/L,血乳酸达到惊人的 12.9 mmol/L。如此高的血乳酸,死亡率非常高,需立即处理。


那么什么原因导致患者乳酸明显升高?该如何处理?

1、乳酸的概念及生成代谢机制

乳酸 (lactate) 是糖无氧酵解的代谢产物,糖酵解是细胞广泛存在的代谢途径,机体所有组织均能糖酵解产生乳酸,特别是在耗能较多的组织细胞如神经细胞、脑、骨骼肌细胞和血红细胞内更加活跃。其能反映机体组织氧供及代谢状态。

人体正常情况下每天只大约产生 15~20 mmol/Kg 乳酸,能被肝脏,肾脏清除。肝脏通过合成糖原和乳酸经丙酮酸途径进入线粒体氧化供能,在乳酸清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清除量大,占 50%~70%,且速度快。肾脏在乳酸增高时清除乳酸能力不断增加,其机制是既通过丙酮酸途径进入线粒体氧化供能,及进行糖异生,又通过肾小管分泌随尿液排出。

机体正常进行有氧代谢,葡萄糖会转化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 ATP 供能。一旦组织血流灌注不足、乏氧等导致供氧不足,则糖发生无氧酵解增加,丙酮酸大量转化为乳酸,导致乳酸异常升高。


2、高乳酸血症的类型

根据乳酸的光学同分异构体类型,高乳酸血症可分为 L-乳酸和 D-乳酸高乳酸血症,临床绝大多数为 L-乳酸增高。若非特别指明,高乳酸血症均指 L-乳酸增高。

根据是否由组织缺氧引起,将 L-乳酸高乳酸血症分为两类—— A 型和 B 型。A 型指由组织缺氧引起的高乳酸血症,B 型指无组织缺氧的高乳酸血症。临床以 A 型最常见,B 型相对较少。


A 型高乳酸血症的常见病因包括:

1. 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如脓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

2. 局部灌注不足:如胃坏死和其他原因的内脏缺血、大动脉血栓栓塞等;

3. 其他原因导致的组织缺氧:如严重低氧血症、严重贫血、一氧化碳中毒、糖酵解增加(剧烈运动、颤抖)、癫痫发作等。


B 型高乳酸血症的常见病因包括:

1. 某些后天获得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肿瘤(白血病、淋巴瘤、嗜铬细胞瘤等)、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严重肝病、肾衰、脓毒症、硫胺素缺乏等;

2. 药物和中毒,如对乙酰氨基酚、β-受体激动剂、氰化物、胰岛素、硝普钠、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如齐多夫定、恩替卡韦)、双胍类药物(如苯乙双胍、二甲双胍)、异丙酚、水杨酸盐、有毒醇类(如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二醇)等;

3. 遗传性代谢疾病(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IEM),如丙酮酸氧化障碍、氧化磷酸化障碍、糖原代谢及糖异生障碍等。


D-乳酸高乳酸血症更少见,主要原因是消化道内大量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积聚、细菌过度繁殖,D-乳酸生成增多并经肠道吸收入血,而人体缺乏 D-乳酸代谢所必需的 D-LDH,使其在体内堆积导致高乳酸血症,多见于短肠综合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由于血糖严重升高导致细胞过量摄取葡萄糖,激活糖代谢的甲基乙二醛途径,使 D-乳酸生成增多。摄入过多的丙二醇也是 D-乳酸增高的原因之一。

了解乳酸升高的各种原因后,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病例。该患者来诊时意识不清,血压明显下降,心率增快,符合休克表现?完善头部,胸部,腹部 CT,明确有无脑出血,有无感染灶,结果提示:患者双肺多发斑片影,以双肺下叶背段为著伴下叶实变,双侧胸腔积液。

常规化验:白细胞 16.2 × 10^9, 中性粒细胞分数 90%,CRP 182 mg/L,降钙素原 10.5 ng/mL, 血肌酐 119 μmmol/L,尿素氮:13.5 mmol/L,可明确诊断为重症吸入性肺炎导致的脓毒症,并出现脓毒症休克。患者此时出现了呼吸衰竭,氧合指数仅有 92,在休克及严重乏氧的双重打击下,导致了血乳酸明显升高。那么,乳酸升高对人体有何危害呢?


3、高乳酸血症对人体的危害

正常情况下,乳酸生成的速率大约为 0.8 mmol/kg/h。动脉血乳酸水平约为 0.620 mmol/L,静脉血乳酸水平约为 0.997 mmol/L,二者呈正相关。乳酸的正常水平 < 2 mmol /L,乳酸水平 2~4 mmol/L 为临界状态 [1],> 4 mmol /L可以定义为乳酸水平升高。当乳酸 > 4 mmol/L 时,通常伴有 PH 值 < 7.3 ,则可诊断为乳酸酸中毒。

2016 年,《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国际共识》(sepsis-3)中脓毒症休克标准:在充分液体复苏下,需要血管升压药维持平均动脉压大于等于 65 mmHg,血清乳酸大于 2 mmol/L [2]

严重的高乳酸血症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血压及组织灌注,还会降低心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

血乳酸水平与危重症的病死率相关。一项多中心研究分析了 7115 例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发现入院时血乳酸 ≤2mmol/L 的患者病死率约为 20%;随着乳酸水平的升高病死率明显升高,乳酸水平 >8 mmol/L 时病死率大于 90%[3] 

也有研究表明,Lac 升高是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发生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当 Lac ≥ 2.75 mmol/L 时,脓毒症患者发生 AKI 的风险增加 2.772 倍;当 Lac ≥ 5.95 mmol/L时,脓毒症相关性 AKI 患者院内死亡风险增加 2.511 倍 [4]

「早期乳酸清除率」可反映乳酸的动态变化,是评价脓毒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组织氧合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有研究显示, 乳酸水平在 48 h 内能恢复正常的患者预后情况较好,但在 48 h 后乳酸水平仍然较高的患者预后情况较差。因此得早期积极处理。


4、乳酸升高的处理方案

高乳酸血症应先分析原因,需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1. 组织低灌注或者乏氧引起了糖酵解;2. 应激状态引起了儿茶酚胺诱导的糖酵解;3. 肝功能异常导致乳酸清除障碍;4. 线粒体异常导致丙酮酸代谢障碍。

组织低灌注是引起的高乳酸血症的最常见原因,可通过改善循环来纠正。本例患者考虑为脓毒性休克及重度乏氧导致的严重高乳酸血症,需立即抢救:


一、针对脓毒性休克 [6]

1. 初始液体复苏:初始 3 h 内给予 30 mL/kg 晶体液,然后评估下一步液体量,初始目标为平均动脉压(MAP)达 65 mmHg。液体选择建议使用平衡盐溶液,而非生理盐水,同时建议接受大量晶体液复苏的患者使用白蛋白。目前不建议使用人工胶体进行复苏。

有学者提出:在感染性休克的早期液体入量应该是正平衡,但 4 天后应适量减少,否则会增加病死率 [5]。临床观察到对于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大量补液易损伤左心收缩功能,导致肺水肿。因此,补液应结合具体情况,个体化控制液体入量。


2. 血管活性药物:对成人脓毒症休克患者,建议首选去甲肾上腺素作为升压药物,在无法获得去甲肾上腺素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肾上腺素或多巴胺作为替代品。对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剂量在 0.25~0.5 μg/kg/min 范围内)后 MAP 水平仍不达标的成人脓毒症休克患者,建议联合使用血管加压素。


3. 正性肌力药:对成人脓毒症休克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容量和动脉血压足够的情况下,灌注仍持续不足,建议在去甲肾上腺素的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或单独使用肾上腺素。


4. 抗感染:立即抗感染治疗,尽量在识别后 1 小时内应用。完善血细菌培养、痰细菌培养以获得病原学依据。


二、针对呼吸衰竭严重乏氧,应立即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

1. 氧合目标:尽量保证氧合,无需采取保守的氧合策略。

2. 对于脓毒症所致 ARDS 的成人患者:建议采取小潮气量通气策略(6 mL/kg),建议使用 30 cmH₂O 的平台压上限目标,建议使用较高的 PEEP。建议使用传统的肺复张策略,而非 PEEP 递增滴定策略。对脓毒症所致中重度 ARDS 成人患者,建议每天俯卧位通气超过 12 h。

3. 对脓毒症所致呼吸衰竭(无 ARDS)的成人患者:同样建议使用小潮气量通气。

4. 体外膜氧合建议:对脓毒症所致严重 ARDS 成人患者,常规机械通气失败时,建议在有条件且经验丰富的医学中心进行 VV-ECMO 治疗。


三、辅助治疗:

1. 对成人脓毒症休克且需要持续使用升压药的患者,建议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成人脓毒症休克患者常规使用的激素是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剂量为 200 mg/d,每 6 小时静脉注射 50 mg 或连续输注。建议在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剂量 ≥ 0.25 mg/kg/min 至少 4 小时之后应用。

2. 对成人脓毒症休克低灌注引起的乳酸酸中毒,不建议常规使用碳酸氢钠,但如果出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pH ≤ 7.2)以及急性肾功能不全,建议静点碳酸氢钠,剂量 150 mL 左右,如果 pH ≤ 7.1,剂量 250 mL 左右。

3. 肾脏替代治疗: 建议对成人脓毒症/脓毒症休克发生急性肾损伤(AKI),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建议使用连续性或者间歇性肾脏替代治疗。

本例患者,经积极的补液扩容、抗感染、呼吸机维持氧合,适当补充碳酸氢钠,鼻饲营养支持及器官功能保护,患者乳酸逐渐下降,48 h 乳酸降至 2.2 mmol/L, 氧合逐渐改善,休克纠正,最终化险为夷。


总结

血乳酸的变化是由其产生与代谢平衡决定的,并非出现高乳酸血症就代表组织缺氧,应将其视为细胞代谢异常的预警。休克患者乳酸水平升高,与器官功能障碍和死亡率增加相关。对成人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建议在乳酸水平升高的情况下,以降低乳酸水平为目标导向实施液体复苏,应考虑乳酸水平是否能解释临床状态,以及有无其他原因导致乳酸升高,同时不应依赖单一指标评估临床预后。

脑梗死 (581)
高乳酸血症 (17)
休克 (89)
感染性休克 (134)
心源性休克 (43)
血栓栓塞 (10)
贫血 (175)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3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26)
白血病 (33)
淋巴瘤 (153)
嗜铬细胞瘤 (62)
获得性免疫缺陷 (2)
艾滋病 (31)
肝脏疾病 (77)
肾衰竭 (108)
脓毒症 (126)
维生素B1缺乏症 (2)
中毒 (45)
短肠综合征 (4)
脑出血 (249)
胸腔积液 (268)
吸入性肺炎 (23)
呼吸衰竭 (107)
乳酸性酸中毒 (29)
急性肾损伤 (47)
肝功能不全 (74)
线粒体异常 (2)
代谢障碍 (1)
损伤 (110)
肺水肿 (69)
心功能不全 (5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31)
代谢性酸中毒 (47)
急性肾衰竭 (55)
纠错

最后编辑于 2023-03-07 · 浏览 1.1 万

4 647 83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