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例(八)|二十余年鼻塞反复,鼻息肉复发如何应对?
病例作者来自: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病例基本信息】
男,45 岁
现病史:患者 20 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后出现反复发作的鼻塞、鼻痒、喷嚏、清涕、耳痒、眼痒,6 年前出现夜间咳嗽,运动时气促、喘息,无粘脓涕,不伴咽部多痰感,有嗅觉减退,期间患者否认行特殊治疗。无耳鸣耳闷,无听力减退,无复视、斜视,无视力减退,无面部麻木感,无面颊部疼痛。鼻塞等症状反复发作,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就诊。发病来,患者一般情况好,饮食睡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下降。
既往史:2008 年因「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行内镜手术治疗;2012 年诊断为哮喘;2014 年因「鼻息肉」行内镜手术治疗。
过敏史:对「磺胺类药物」过敏。
专科查体:鼻粘膜淡红、双下甲不大。
基于该患儿已有的症状和体征,应补充做鼻内镜、鼻窦 CT 平扫、变应原检测等以明确诊断,具体结果如下。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测结果: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为 9.3%(正常值 0.5-5.0%)。
变应原检测结果:血清特异性 IgE 为 79.50kU/L(临界值为 0.35kU/L)。
【辅助检查】
鼻内镜:左侧中道术区见荔肉样囊泡(息肉复发),右侧残余中鼻甲水肿。

鼻窦 CT 平扫:全组副鼻窦炎。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考虑诊断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伴变应性鼻炎、哮喘。
【诊疗思路】
首要的治疗目的是达到和维持临床控制。为了达到这个治疗目标,我们需要包括手术在内的一系列长期的规范治疗,包括手术、术前、术后进行严格的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药物选择方面,主要包括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作为全身抗炎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助于减轻鼻腔鼻窦黏膜的炎性反应,手术前后使用可能对控制疾病症状、减少外科干预和预防复发有一定价值。对于伴有支气管哮喘及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口服抗白三烯药在综合治疗中可发挥积极作用 [2]。
抗组胺药:对于伴有变应性鼻炎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临床推荐应用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或鼻用抗组胺药,疗程不少于 2 周 [2]。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控制鼻息肉炎症最有效的药物之一 [3]。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水肿和免疫抑制作用,是慢性鼻窦炎药物治疗体系中最重要的药物,临床推荐鼻用糖皮质激素作为慢性鼻窦炎的一线首选治疗药物 [2]。
基于以上考虑,为患者制定如下治疗方案为糖皮质激素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辅助治疗,具体方案如下。

【随访情况】
2018-7-10,双鼻腔粘膜苍白,呈术后改变,囊泡明显减少。

2018-8-10,双鼻腔粘膜苍白,呈术后改变,余未见明显异常。

参考文献
[1] 王成硕, 张罗.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诊疗迈入精准治疗时代 [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9,26(12):635-638.
[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 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9,54(2):81-100.
[3] 王晨霞, 袁芳. 复发性鼻息肉的治疗新进展 [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30(19):1581-1584.
最后编辑于 2023-03-06 · 浏览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