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第19轮长征疑难肿瘤MTB | 胰腺癌患者存在 ATM 和 BRAF 两个治疗靶点,如何治疗?

发布于 2023-03-02 · 浏览 1478 · IP 上海上海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8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2021年11月3日,第十九轮长征疑难肿瘤分子肿瘤专家委员会(Molecular Tumor board,MTB)会议如期而至。长征医院MTB会议由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肿瘤科臧远胜主任团队领衔发起,邀请病理科祝峙主任团队以及生信团队共同参与,以研讨疑难肿瘤患者最佳治疗方案为特色,以提高疑难肿瘤患者治疗远期效果、为患者赢得生存获益为目标。本次MTB汇报了一例BRAF和ATM共突变的肠癌胰腺转移的患者,起初被诊断为原发胰腺癌的插曲,经过MTB会诊,最终依靠“蛛丝马迹”,解密“破案”,最终还原真象。通过该案例,MTB系统又详细的分析泛癌肿靶点ATM、BRAF突变的胰腺癌和肠癌的治疗方案,信息量拉满!

img

案例:

双重剖析泛癌肿靶点ATM、BRAF在胰腺癌和肠癌中的异与同

患者基本病情

患者,男,51岁,2021-07因“无明显诱因上腹间断性隐痛不适”于当地医院行增强CT示:1、胰腺颈部占位,拟MT,肝脏多发转移瘤,腹腔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2、脂肪肝。肝脏多发囊肿,胆囊切除。3、前列腺增生伴钙化,两侧睾丸鞘膜少量积液;为了进一步诊治,门诊以“胰腺占位”收治入本院。

肿瘤标志物检查示:入院后查肿瘤标记物明显升高,其中CA199为1125.00U/ml(0-39),CEA、CYFRA211、神经特异烯醇酶NSE也是明显升高。

基线CT示:见胰腺、肝脏多发占位,胰颈处低密度病灶,后方胰腺未扩张。

穿刺活检示:入院后7.16行超声内镜下胰腺占位穿刺活检:术后病理提示胰腺导管腺癌。

基因检测结果示:ATM和BRAF V600E共突变,TPS<1%,CPS 为1,微卫星稳定 MSS,pMMR,TMB 3.91 Muts/Mb,低于51%的胰腺肿瘤,HRD评分29

img

讨论问题:

该患者存在ATM和BRAF两个治疗靶点,如何选择?

病理团队分析

该组织为胰腺占位穿刺活检,CA199为1125.00U/ml(0-39),CEA(+)、villin(+),CK19(+)可判断为腺癌组织,但奇怪的是胰腺癌常用的标志物CK7(-),未表达,MUC-5AC(局部阳性),所以病理直接诊断为导管腺癌的结论是要打问号的。后续可增加MUC4,以及胰腺导管腺癌特异性指标S100P、IMP3等检测,进一步判断是否是胰腺导管腺癌。

生信团队分析 

一、ATM基因是致癌基因:

  • ATM全称是ataxia telangiectasia-mutated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和Rad3相关蛋白ATR、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PK)一起组成DNA 损伤应答 (DDR)通路的三大核心激酶。ATM和DNA-PK主要在双链断裂修复中被激活;而ATR主要在单链断裂修复中被激活。
  • 下游靶点包括Chk1(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1),Chk2(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2),肿瘤抑制因子如p53,DNA修复因子如Rad50、Rad51、GADD45(生长停滞和DNA损伤诱导),及其他分子。
  • 在非辐照细胞中,ATM以二聚体形式不被磷酸化,并存在于细胞核中。经过辐照后,DNA双链断裂形成,ATM被磷酸化,激活Chk2,阻滞细胞周期,此外,还通过细胞凋亡和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募集到损伤位点进行DNA修复(HR),所以ATM突变是致癌基因。

二、BRAF V600E变异具有致瘤性

  • BRAF基因编码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BRAF 蛋白与 KRAS 蛋白同为 RAS-RAF-MEK-ERK 信号通路中上游调节因子,使 MEK 蛋白磷酸化,随后 ERK 蛋白磷酸化,系激活参与细胞增殖和生存的相关基因。
  • 具有致癌以及治疗价值的是 V600 突变,主要包括 V600E 和 V600K 突变。该位点的突变可引起下游活化致癌,占整体 BRAF 突变的一半。其 V600E 突变可激活下游 MEK 蛋白,进一步引起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侵袭,易发生于结直肠癌、甲状腺癌、黑色素瘤等多个癌种之中,该类患者往往预后较差。
  • RAF V600E是靶向治疗的标志物,目前针对BRAF突变位点的抑制剂有MEK抑制剂(曲美替尼、比美替尼和考比替尼)和RAF抑制剂(达拉非尼、维莫非尼和康奈非尼)。

三、胰腺癌匹配基因检测结果的精准治疗显著延长患者OS近一年!

2020年《柳叶刀-肿瘤学》【1】曾发表过一项名为 “了解您的肿瘤”(Know Your Tumor,KYT)的大型回顾性研究结果。共纳入1856例胰腺癌患者,1028位患者接受了肿瘤分子检测,其中有677例胰腺癌患者收到了基因检测结果,并且在晚期阶段至少接受了一种疗法和充分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83天。其中189例患者具有匹配疗法,46例最终接受匹配疗法,143例未接受匹配疗法。

结果显示:与未接受匹配疗法相比,接受匹配疗法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延长了近一年(2.58年 vs 1.51年,p=0·0004),死亡风险降低58%!与其他488例无标志物组”的患者相比,这46例接受“匹配疗法”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也更长(2.58年 vs 1.32年,p<0.0001),死亡风险降低66%!未匹配组” 与“无标志物组” mOS 无显著差异。

此外研究者对BRAF或ATM突变的二线及以上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对于BRAF突变的患者接受达拉菲尼联合曲美替尼二线治疗,无进展生存期可达1年左右,获益明显。ATM突变的胰腺癌患者接受ATR抑制剂VX-970(ATR抑制剂m6620)联合伊利替康,PFS获益达14个月之久。这说明,即使是处于不同治疗阶段的胰腺癌患者,均能从匹配的精准治疗中获益【1】。

临床医学团队分析 

一、HR通路缺陷/HRRm的胰腺癌患者从一线铂类化疗中PFS获益

2020年clinical cancer research【2】曾发表262 名胰腺癌患者, 50 (19%) 名具有HRR通路基因的变异,其中(15% germline, 4% somatic),这里检测的HRR通路的基因包括ATM。结果显示,相比于同源重组通路正常的患者,基因缺陷患者接受一线含铂化疗具有更长的中位PFS [HR, 0.44 (95%CI: 0.29–0.67); P < 0.01], 类似现象在非铂治疗的患者中没有观察到。多因素分析也说明HRRm是PFS/OS预后好的因素。该患者TMB不高,HRD评分29,并未达到cutoff值,无BRAC突变,但伴有ATM突变,所以预示着该患者可能获益于含铂化疗。

二、对既往接受过治疗的胰腺癌患者伴ATM突变,可获益于奥拉帕利单药或联合治疗 

  • 2021年JAMA Oncol【3】纳入46例胰腺癌患者,DDR-GAs包括14例ATM 突变患者。1例患者确诊部分缓解(2%),33例患者病情稳定DCR(72%),其中11例(24%)病情稳定超过4个月,12例患者病情进展(26%)。部分缓解患者的缓解时间为3.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7个月,中位OS为9.9个月。
  • 今年7月12日,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F:5.531)杂志上【4】曾发表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展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分析195例胰腺癌患者,DDR通路突变患者占15.4%,主要突变基因为BRCA2 (n = 9, 4.62%), ATM (n = 8, 4.10%) 和 RAD50 (n = 3, 1.54%)。研究结果表明,DDR突变可以提高含铂化疗(P=0.0096)和奥拉帕利(P=0.0018)靶向治疗的患者总生存(OS),但携带DDR突变在预测对PD-1抑制剂的敏感性方面也仅显示有限的价值。
  • 此外除了奥拉帕利单药在ATM突变的胰腺癌患者中的研究,临床前数据显示,对于ATM缺失小鼠,使用PARP抑制剂±吉西他滨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正在开展一项基于分子标志物分析的奥拉帕利联合免疫治疗II期研究正在入组【5】,该研究纳入213例实体瘤患者接受奥拉帕利治疗,在奥拉帕利治疗6周后没有进展的情况下,在4个月期间接受奥拉帕尼联合D+T免疫治疗。主要终点是奥拉帕利+免疫治疗(durvalumab + tremelimumab) 4个月期间的PFS,该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次要终点包括OS、DCR、奥拉帕尼治疗6周ORR率。

三、BRAF V600E突变的胰腺癌患者获益于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仅为案例报道,证据级别比较低

  • 一项II期维莫非尼治疗BRAF V600E非黑色素瘤的实体瘤的篮子研究中包含两例胰腺癌,其中一例接受治疗后SD持续近7个月【6】。
  • 一例存在PALB2胚系变异和BRAF V600E体系变异的BRAF V600E 胰腺腺泡细胞癌患者,一线治疗方案为FOLFIRINOX,二线行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3个月后达到接近CR,疾病控制时间超过12个月【7】。
  • 比美替尼联合恩曲替尼治疗BRAF V600E体系变异胰腺癌正在进行。

最后免疫单药在胰腺癌疗效不佳,免疫联合化疗有一定响应。

img

在等基因检测结果期间,患者因身体不适,在当地行肠镜检查,发现肠部位有占位,病理显示腺癌。再次回顾患者7月份的检查报告,发现超声内镜的诊断结论为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癌?并未判断为胰腺导管腺癌。结合胰腺导管的扩张,胰腺的萎缩以及血供方面,并未典型的原发胰腺导管腺癌的临床表现,而被病理报告所误导。综合分析,该患者为BRAF V600E突变的肠癌,但可惜患者后续放弃治疗。虽然患者放弃了后续治疗,但MTB团队依旧深刻剖析,ATM和BRAF共突变的肠癌患者,后续的治疗方案。

img

臧教授总结 

一、肠癌中ATM突变患者临床特征

2021年Aging回顾性分析发现ATM基因广泛存在于血液或实体肿瘤中。在227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发现ATM变异频率为9-15%,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ATM变异的频率约为9%。相比于ATM非突变型,携带ATM(胚系或体系)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有更长的生存时间,可以作为预测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ATM变异的患者OS较ATM野生型患者更长(64.9m vs 34.8m, p=0.01)。在多变量模型中,ATM突变证实与较长的OS有关【8】。

二、ATM突变的肠癌可获益于铂类化疗或者ATR抑制剂

  • 2018年Clin Colorectal Cancer发布了一线奥沙利铂治疗的患者中,ATM缺失患者的OS长于ATM野生型患者(49m vs 32m, HR 2.52, p=0.05);而一线经伊立替康治疗的患者ATM变异与OS无明显相关性。所以ATM缺失的肠癌患者接受奥沙利铂治疗预后更好【9】。
  • 此外2020年JCO也公布了ATR抑制剂可改善ATM缺失的肠癌患者预后。该药I期临床试验中,一例ATM和ARID1A1双蛋白缺失的晚期肠癌患者,接受ATR抑制剂VX-970(m6620)单药治疗后,全身多发转移灶完全消失,PFS为29个月【10】。

三.BRAF V600E突变的肠癌临床特征

  • 8%~12%的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伴有BRAF突变,其中90%的突变形式为BRAF-V600E。这部分患者常为老年女性,右半肠癌伴有低分化,有腹膜后和远处的淋巴结转移。BRAF突变的肠癌患者伴有染色体不稳定性和超甲基化和微卫星不稳定性。
  • 肠癌BRAF V600E突变(简称为BRAF突变)的患者预后一般很差,2011年Int J Cancer发布了一项525例结直肠癌患者,其中10%的患者有BRAF V600E突变。研究发现BRAF野生型的患者总生存率高于BRAF突变型的患者(P=0.0038)【11】。

四. BRAF V600E 肠癌获益于BRAF抑制剂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

  • 2021年J Clin Oncol 【12】发表了BEACON研究(III期临床研究)结果,相较于标准化疗方案,西妥昔单抗+BRAF抑制剂(康奈非尼)±MEK抑制剂(比美替尼)治疗BRAFV600E突变经治mCRC均具有明显的OS获益(9.3月 vs 9.3月 vs 5.9月)和ORR获益(26.8% vs 19.5% vs 1.8%)。基于该研究结果,2021年CSCO指南新增康奈非尼+西妥昔单抗±MEK抑制剂作为BRAFV600E突变mCRC患者的二线治疗选择。
  • 此外同年JCO还发表了SWOG S1406研究结果【13】,该研究共纳入106例既往曾接受过一或二种方案治疗的BRAF V600E突变转移性CRC患者,随机接受西妥昔单抗+伊立替康±维莫非尼(960mg口服,每日两次)治疗。加入维莫非尼可以改善主要研究终点PFS(风险比HR=0.48,P=0.001)(图左),两组缓解率分别为17%和4%(P=0.0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5%和21% (P<0.001)

临床团队分析 

一.HRR通路突变的肠癌患者获益于PARP抑制剂

  • 2021年J Exp Clin Cancer Res【14】发布了一项临床前研究,与尼拉帕利或伊立替康单药治疗相比,尼拉帕利联合伊利替康治疗在携带ATM突变的患者肿瘤细胞来源的3D培养细胞模型中是有效的,所以ATM突变的肠癌患者可能从尼拉帕利联合伊利替康治疗中获益。
  • 案例报道:案例一患者为58岁男性,KRAS/NRAS/BRAF野生型。从2011年至2015年,患者接受了不同的化疗方案治疗。2015年7月,患者的肺转移灶进展,咳嗽不停且喘不过气。NGS检测显示患者有CHEK2 R117G等突变(CHEK2为HRR通路基因),基于此选择了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进行治疗。接受奥拉帕利治疗一个月后咳嗽减少且喘不过气的症状消失。3个月后,CEA水平(57 ng/mL至25 ng/mL)下降,CT扫描显示肿瘤缩减(如右图),然而患者在治疗四个月后突然死亡【15】。案例二为49岁女性。有KRAS突变、微卫星稳定。检查显示肠癌肝转移。接受FOLFIRINOX+贝伐单抗治疗后因严重副反应停止用药。进行基因检测后发现患者有KRAS G12D、RAD51C T287A等突变(RAD51C为HRR通路基因),后患者使用奥拉帕利进行治疗。接受了奥拉帕利3个月的治疗后疾病进展(如右图),停止用药。但PARPi用于未经biomarker筛选结直肠癌疗效不佳【16】。

二.HRR通路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疗效更佳。

基于TCGA MSS 的结直肠癌队列,HRR基因突变患者TMB和MSI比例更高。此外,HRR突变增加了免疫活性,如细胞毒性细胞的浸润和CD8+ T细胞衰竭, IFN-γ评分升高,与更好的免疫治疗疗效相关【17】。

2020年JAMA Oncol发布了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替西木单抗治疗晚期肠癌的临床研究。179例结直肠癌患者入组,其中118例患者接受了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替西木单抗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5.2个月。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替西木单抗治疗组的中位OS为6.6个月,BSC组的中位OS为4.1个月(HR=0.72;P = 0.07)。在微卫星稳定(MSS)的患者中,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替西木单抗治疗显著改善了OS (HR= 0.66;P = 0.02)【18】,其他肠癌在免疫治疗中的相关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

三.BRAF V600E突变的结直肠癌接受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案例报道

  • 2020年Front Oncol发表了一项回顾性研究中分析了MSS或pMMR患者接受抗PD-1联合瑞戈非尼治疗数据。其中一名57岁女性患者有BRAF突变,接受瑞戈非尼单药治疗后疾病稳定4个月,接受纳武单抗+瑞戈非尼治疗2个周期后疾病进展【19】。
  • 2021年Front Oncol发表了一例54岁女性,右侧结肠癌患者,免疫组化检测(IHC)显示pMMR,BRAFV600E突变且PD-L1阳性(TPS=30%,CPS=35),病理报告显示为T3N2bM0(IIIC)期结肠癌,NGS检测为MSS型。2018年5月进行手术,术后接受了四个周期的mFOLFOX6治疗,2018年8月份影像学提示疾病进展,之后患者接受了四个周期的贝伐单抗+FOLFIRI治疗,两个月后疾病再次进展,患者更换药物为纳武单抗+贝伐单抗,截止至2020年3月,患者PFS超过17个月【20】。

结合本案例患者的病情请情况,BRAF突变在肠癌的治疗中有明确的医学证据,可考虑康奈非尼联合西妥昔单抗、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联合西妥昔单抗、伊利替康联合维莫非尼联合西妥昔单抗。此外根据文献,ATM突变的肠癌患者可能对含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更敏感,当然免疫治疗也可考虑尝试。


臧教授总结 

一、病理诊断四两拨千斤,在是MTB诊疗中具有基石性作用!

长期以来,病理诊断对肿瘤治疗的基石性作用容易被人忽视。病理诊断遇到恶性肿瘤,一个很重要的考虑是:肿瘤是原发?还是转移?!而原发、非原发的鉴别,病理医师责任重大,因为这一结论的不同,会显著影响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病理诊断看着不起眼,但颇有些小人物大作用的味道,它是肿瘤精准治疗的基础,与肿瘤患者的确诊、适应症、伴随诊断、靶免用药都有莫大的关系。分子肿瘤专家委员会(MTB)团队不仅需要临床医生,还需要分子诊断、分子病理、生物信息、遗传咨询专家共同参与,其中病理诊断的结果,直接影响整个MTB诊疗和讨论的方向。

二、基于biomarker匹配治疗分析,推广至胃肠或者泛瘤种,助力科研发展!

不同于MyPathway研究以及lung-MyPathway研究,2020年《柳叶刀-肿瘤学》曾发表过一项基于基因匹配的胰腺癌治疗研究,其中189例患者具有匹配疗法,46例最终接受匹配疗法,143例未接受匹配疗法。与未接受匹配疗法相比,接受匹配疗法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延长了近一年(2.58年 vs 1.51年,p=0·0004),死亡风险降低58%【1】!该科研模式可以推广至胃肠肿瘤的基因匹配人群vs 非匹配人群的治疗领域,甚至推广至泛瘤种(妇科、食道肿瘤等)的基因biomarker匹配治疗等,落地科研文章,助力科研发展。

三、认真对待每一份病例,给出临床解决方案

该患者经历了胰腺癌的诊断插曲,再到最终确诊为结直肠癌,MTB团队分别针对胰腺癌和肠癌中ATM和BRAF基因突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信息量很大。虽然该患者最终放弃治疗,但对于MTB团队而言,还是需要坚持分子和临床层面的分析,给出最终的解决方案。

案例PPT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参考文献:

1. Pishvaian, M. J. et al. Lancet Oncol (2020); 21, 508-518

2.Clin Cancer Res. 2020 Jul 1;26(13):3239-3247.

3. JAMA Oncol . 2021 May 1;7(5):693-699.

4. J Transl Med . 2021 Jul 12;19(1):301

5. BMC Cancer . 2020 Aug 10;20(1):748.

6. N Engl J Med, 2015, 373: 726-36.

7. 2020 Cold Spring Harb Mol Case Stud 6: a005553

8. Aging (Albany NY). 2021 Jan 31; 13(2): 2365–2378

9.Clin Colorectal Cancer. 2018 Dec;17(4):280-284

10. J Clin Oncol. 2020 Sep 20;38(27):3195-3204.

11. Int J Cancer. 2011 May 1;128(9):2075-84

12. J Clin Oncol 2021 Feb 1;39(4):273-284

13. J Clin Oncol. 2021 Feb 1;39(4):285-294.

14. J Exp Clin Cancer Res. 2021 Jan 6;40(1):15.

15.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6 Dec 28;22(48):10680-10686

16. Ann Oncol. 2020 Sep;31(9):1135-1147.

17. Aging (Albany NY). 2021 Jan 31; 13(2): 2365–2378.

18. JAMA Oncol. 2020;6(6):831-838

胰腺癌 (60)
结肠癌 (133)
肿瘤 (97)
脂肪肝 (48)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67)
积液 (85)
胰腺导管腺癌 (6)
胰腺肿瘤 (29)
腺癌 (146)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 (2)
损伤 (110)
结直肠癌 (40)
甲状腺癌 (58)
黑色素瘤 (94)
恶性肿瘤 (143)
部分缓解 (7)
胰腺腺泡细胞癌 (3)
神经内分泌肿瘤 (44)
转移癌 (23)
脑萎缩 (54)
咳嗽 (1067)
纠错

最后编辑于 2023-03-02 · 浏览 1478

回复2 点赞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