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套式包皮环切术,保留背浅静脉确实可行,也确有意义





















后续来了,今天(2023.03.19)患者来拆线(比原计划拆线时间晚了5天),切口愈合良好,无水肿。





解剖学上对背浅静脉的定义为:走行于阴茎背侧浅、深筋膜之间,有多支,汇集包皮、阴茎皮肤和阴囊皮肤的血液。大多数在阴茎根部汇成1支主干,经阴部外静脉汇入左侧或右侧大隐静脉;少数形成2支主干,分别流入两侧大隐静脉。(摘自《吴阶平泌尿外科学》2019年版)根据这一描述,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术中遇到的背浅静脉远端是来自过长部分包皮的静脉血,这部分包皮已经切掉了,所以保留背浅静脉意义不大。
但是实际手术中,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如果应用电刀和15号圆刀配合,是可以将背浅静脉和过长包皮分离开的,分离开后的背浅静脉是附着在浅筋膜上的,从这个情况考虑背浅静脉可能还引流来自浅筋膜的静脉血,保留之后可能对减少水肿有帮助。况且,如果直接切在外板切口处切断背浅静脉也存在一些问题:1.静脉残端可能会回缩,引起出血,术中需费时费力止血。2.要离断背浅静脉前做好充分准备,不管是结扎残断、或电凝残端都可能留下硬结。
所以,综合考虑,有以经验可供参考:
1. 如在阴茎背侧正中右侧做纵行切口,在剥离过长包皮的起始阶段就能遇到背浅静脉,此时显露清楚,出血少,神野清晰,有利于成功分离、保留背浅静脉。但一般情况下背浅静脉都会有多个会支,右侧分支,向右腹侧绕行,于系带处进入冠沟。背侧正中右侧做纵行切口可能会损伤,或不利于保留右侧分支。于腹侧正中作纵行切品,内里可避开所有浅静脉分支,且易于分离。
2. 背浅静脉远端(包皮内板切口处)渐达未梢,较为纤细,分离困难,近端(包皮外板切口处)靠近主干,较为粗大,尽量完整保留浅静脉,以减少内板水肿发生率,如不能完整保留背浅静脉,尽量在远端较细小处离断结扎或电凝,更易通过电凝止血,不易产生硬结。
3.术中保留的长10mm-15mm的内板的静脉血也主要是通过背浅静脉回流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完整保留背浅静脉对减有术后包皮内板水肿意义重大。但实际工作中,剪刀法包皮环切术、吻合器包皮环切术、套扎环包皮环切术及大部分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均是从外板切口处切断了背浅静脉,术后出现水肿的也只是一部分,也说明背浅静脉只是引流一部分内板静脉血,包皮内板可通过交通支、侧支经背深静脉回流。
4.袖套式包皮环切术中剥离过长包皮时的出血多为背浅静脉出血,完整保留背浅静脉后,出血明显减少,仅有少许毛细血管出血。
5.所以,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中,保留背浅静脉确有意义,保留背浅静脉利大于敝。根据术中情况决定,尽量保留。

最后编辑于 2023-03-19 · 浏览 1.2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