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做科研的大师兄】国自然标书辛苦写半年,被拒只需5分钟!

发布于 2023-02-09 · 浏览 5291 · IP 广东广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8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WOrange 推荐
img

一年一度的国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最后冲刺月已经到来,按照国内现在的单位评价标准,基本所有有资格申请国自然的同志们都被会单位强制要求写标书。

按照每年的中标率,各个研究领域都有将近90%的标书被淘汰,这反映了竞争之激烈!

那么,为什么,你辛苦半年准备的标书,最终被淘汰呢?

大师兄通过与数位国自然权威评审专家交流,加上个人中标国自然、评审数十份国自然的亲身体会,为大家分享其中原因!

1.首先我们先看国自然标书申请,主要包含以下模块:

img

当然,这些模块虽多,实际上重要性却千差万别(尤其图中颜色标注模块最为重要)。评审专家在评审标书时也并非按照先后从头看到尾。

2.那么专家是如何评审的呢?

为了回答该问题,我们需要了解评审专家完成标书评审这项工作,具体包含什么内容:

img

由图中可以看出,一份标书中,最为重要的无非就是题目+摘要+科学假说。这几块内容写的好,才能保证国自然标书的最大中标概率!

3.实际上,国自然标书到评审专家手里,往往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评审的:

img

每年每个评审专家将收到20-30份标书,常常需要在2小时完成,这就意味着每份标书最多看5分钟,所以评审过程并非逐个标书从前往后全部读完。

通常会进行三个步骤:

  1. 第一轮初筛(每份标书1-5分钟):通过查看标书标题、摘要、前期结果,基本可以判断一份标书是否可以给予资助,有时不能下定决心的,也会看一下已发表文章情况,如果这几点不能达到评审人预期,将会直接淘汰。第一轮常常会淘汰80%的标书,比如有20份,最终可能会筛选出4份进入第二轮仔细评审!
  2. 第二轮评审(每份标书15-30分钟):幸运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往往只剩约4-5份标书,甚至更少,这些标书才会被专家进行认真评审。主要考察标书的立项依据如何提出科学假说以及前期结果是否能够完成对假说的支持。第二轮下来,最终只有月10%比例的标书(2-3份),甚至更少被资助,进入下一步。
  3. 填写评审意见:当同意资助后,专家将针对需要填写的评审意见,逐个填写评审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在知道,如果一份国自然标书在题目+摘要+科学假说这几个模块不能优秀的完成,就很难通过第一步筛选,这样,即使辛苦半年做实验,写标书,甚至有好的文章,也依然会在5分钟内被快速淘汰!

还有一个新形势,必须注意!

从去年开始,整个国自然标书评审,变得明显不同于之前,主要表现是:按照身边的案例,有不少发了多篇IF10+甚至20+的同事、前辈国自然标书依然被拒(因为去年之前的情况是,只要有好文章,标书的评审就没那么严),也有不少没什么文章的标书获批。

按照一位国自然金牌评审专家的所说,如今,国自然申请本质上是对标书质量的评审,和学术水平不是必然因果(当然相关)!

因此,大家要非常重视标书质量,做好关键模块的写作(如果写作水平优先,科研逻辑一般且是没有任何经验的申请者,获批概率非常低,建议多找有资历的人帮忙给予指导),才可能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拿到入场券!

最后,预祝大家今年国自然标书顺利获批~

最后编辑于 2023-02-18 · 浏览 5291

7 162 3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7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