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碎石路征”鉴别诊断(马哥系列讲座-28)



“碎石路征”(crazy-paving pattern),又称“铺路石征”,是指在胸部薄层CT或者高分辨CT(HRCT)上表现为弥漫性或散在分布的磨玻璃密度影中重叠有网状的光滑细线影,形似用碎石片铺成的道路(图1)。
磨玻璃密度(Ground-glass opacity)定义为的肺部密度模糊增加,其内可见气道和血管边缘。当气腔中的空气量轻微减少,其中充满液体、细胞或其他物质,肺泡壁增厚或间质增厚时,出现毛玻璃密度影。网状阴影可以是:小叶间隔增厚(间隔线)、小叶内间隔增厚和小叶内间质增厚,即小叶内网状型(intralobular reticular pattern)和小叶内分支线型(intralobular branching lines pattern),也可以是腺泡和次级肺小叶边界处的气腔内物质的线性沉积,即肺泡周围型(periacinar pattern)(图2)。
“碎石路征”由Murch等于1989年首先在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例中发现并报道。随后在各种肺部感染性、肿瘤性、特发性、吸入性和血液性疾病中报告了这种征象(图3)。碎石路征是一种非特定征象。在本文中,我们回顾在薄层CT上可以表现为碎石路征的重要病变,强调征象的病理基础。尽管在放射学评估中,碎石路征的原因通常无法区分,但其在肺部位置的差异,以及其他放射学表现、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例如免疫状态、急性与慢性症状、癌症史等),通常有助于建议适当的诊断。



最后编辑于 2023-01-20 · 浏览 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