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思维抗新冠。
立体思维抗新冠。
这是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待抗新冠疫情的思维逻辑。
1,有人大骂政府,大骂专家。
现在对新冠,谁也没有多少认识。即使有点认识了解,它又变异了。人的认识,赶不上病毒变异快,大骂专家三年抗疫无作为。
这些人愚昧无知之极。
2,生老病死,生物界规律。
感受最深一篇文章,北医三院ICU医生健康报一文【1】【2】(具体待检索),只要人类生育能力,大于瘟疫致人类死亡速度,这个物种,就不会灭绝。
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寄希望长生不老,人至将死,还要“全力抢救”,心肺复苏,压断肋骨,这是叫亲人“享”受生活,还是活折磨?
这个理念改变,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理解或不理解,不能强求理解,只能慢慢让其体会领悟觉醒。
3,近期,学习了各个方向有关抗新冠的中西医方案,共识。各有利有弊。
西医专家共识,上连国际进展,下连社区医院贯彻。可首先得有药,无药可供,就是空谈。
我对新冠治疗新动向的学习,是迫于家人咳嗽9天,一名中医提议拍片,提示肺炎,南北临床专家提供思路,可住院治疗,还排不上队。这时候,医药卫生世家,就发挥一点点优势。治疗方案,上下级一沟通,也就大致差不多,只要能治好,就行。国家级指南,共识,到社区医院,还是有距离。现在是个体化治好病,这是第一目标。
4,抗击疫情,上市一些新药,这是迫于无奈。
可上市后,出现哄抢,能抢到的,是属“能干”阶层。但能不能用好药救命,又是另外一个事。
我发过“接受2例药学咨询,感到有点害怕”【3】,这个帖子里一例93岁,帕金森病,通过熟人咨询,把我意见“别乱吃”反馈回去,说已经吃下去了。接下去发热,住院,无床位,通过路径,住入泌尿科,总算是“医院”,2天后,死了。
现在面临着一个很大工作量,要总结这些上市抗新冠药的临床结果,是很难得临床试验资料!!
5,专家共识,在提示感染病毒,作预防用药吗?(补充上午微信咨询)
(对话录,可以讨论)
1)网友问:
辛老师,请问一下肝不好的人对新冠病毒抗病毒治疗首选那一个?
2)辛老师,
非不得已:不用西药,用中药。西药部分文献很多,要找一下,谁用?
不要备,多此一举。
3)网友问:
我备用,今天我看到很多专家说新冠首先抗病毒已达成共识。
4)辛老师,
主要还是自身免疫力,没有用药指征,用不大明确的药,不是无事找事?新药,是最不安全的药。有人叫我去网购指甲氧饱和度显示仪,(我)根本不听,
5)网友问:
因为我得了,比较重,所以怕第二次感染的时候早用抗病毒,症状会轻点。
(下无对话),
点评 :
如同前期有提问:有点白痰,是不是需要用美国辉瑞的什么新药?
有个网友回应:智商是不是有问题?!
获得一提示:医务界人员,在新冠面前,也有“医盲”。不过,我觉得可以理解:新冠,是个新生事物,老同志,退休了,学习少了,不了解,情有可原)(2023-01-18,14:50补充)
2023-01-18,随笔记录,辛老师
文献:
【1】我眼中的医学终极价值,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6247966
【2】辛老师回复中学同学(冯)微信群核酸检测开放话题,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7433875
【3】2 例民众新冠用药咨询,临床药师感觉有点害怕
最后编辑于 2023-01-20 · 浏览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