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热点话题——新冠患者俯卧位通气,是救命手段还是胡说八道?

发布于 2023-01-16 · 浏览 6311 · 来自 Android · IP 山东山东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10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李梦杰huxi 已点赞

“应趴尽趴”,似乎成了这个冬天的流行语。

.

何为“应趴”?如何“尽趴”?

所谓“应趴尽趴”,

是救命手段还是胡说八道的伪命题?

一众砖家们不遗余力的大肆宣扬,

全国上下无脑式人云亦云,

关于“趴”的这点儿事乱象丛生。

img

以上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的内容,可能是此乱相的罪魁祸首。

.

先了解一下何为“俯卧位通气”。

1974年,Bryan首次提出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的概念。PPV通过改变患者体位使塌陷的肺泡复张,改善肺重力依赖区的通气/血流比例,减少无效腔而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膈肌运动方式和位置,利于分泌物的引流,进而改善氧合和廓清气道、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减少患者因氧合障碍导致的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和病死率。因此,该经典俯卧位治疗作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一种经济、符合病理生理特征的肺保护通气策略重要技术之一,广泛用于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或危重症在内伴有中、重度ARDS和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新冠肺炎俯卧位治疗上海专家建议(2022)》。

.

《新冠肺炎俯卧位治疗上海专家建议(2022)》的观点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的框架下提出的,适应证如下。

img

“在未吸氧时,患者一旦出现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4%和呼吸频率>22次/min,可考虑实施俯卧位治疗。”

什么这句话可谓“简单粗暴”,没法统计有多少患者因为这句话被“趴”。

——不看影像表现,不看病灶部位,不管有没有ARDS,不管患者有没有基础病(慢阻肺、哮喘本身可以出现脉氧降低)。不知道提出该建议的依据在哪里,难道就仅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的“权威”观点?

.

还好,最近几天终于看到了不同的声音——来自中山医院朱蕾教授的观点。

从来都不怀疑朱蕾教授的实力,在机械通气和呼吸生理领域,可能是目前国内当之无愧的第一人,著作《机械通气》的影响力目前还无人能及。

他的这篇文章区区几百字,却有理有据,掷地有声,把“趴”的问题说得明明白白。那些还在人云亦云,大声吆喝“应趴尽趴”的砖家们有没有感到羞愧。

img

以下是朱蕾教授文章全文。没有资格对教授的观点做更多评价,只表示认同和仰视。

img


img


img


img


img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 (454)
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9)
呼吸机相关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32)
重症肺炎 (15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193)
支气管哮喘||哮喘 (88)

最后编辑于 2023-01-16 · 浏览 6311

12 140 2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2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