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变化!不再标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发布于 2023-01-12 · 浏览 3350 · IP 北京北京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11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丁香园 推荐

1月1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关于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其中提到一点值得关注:在填写论文等研究成果时,根据论文等发表时的真实情况规范列出所有作者署名,不再标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img

截图源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


关于研究成果署名以及考核中权重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早在去年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提到研究成果署名的现象引发了科研界的热烈讨论。

在国内科研界,成果考核普遍存在“三认三不认”现象:“三认”,即只认第一作者、只认第一作者单位、只认通讯作者;“三不认”,即不认非第一作者、不认非第一作者单位、不认非通讯作者。“严格起来,有时候连共同一作都不算数”,李家洋院士谈道,“这种评价体系,怎么鼓励协同合作?”

img

截图源自:知乎


随着学科交叉和融合,科研合作程度的提高,一项科研成果的获得,往往需要许多科研人员的合作才能完成,所以论文署名人数相应也会增多。在国内,作者署名排序是按贡献力大小排列,于是就出现了第一作者、第二作者乃至第N作者;在国外,论文作者的贡献力与排序无关,但会有明确的标识,以《科学》(Science)杂志为例,一篇论文通常有标注通讯作者、共同通讯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共同第二作者......相关标识。而随着国外论文作者署名方式的逐渐被引入,与国内通行的方法共存。

然而,假若成果考核只认第一作者、第一单位、通讯作者,确实挫伤研究合作者的积极性,对于从事理论计算等相对而言辅助性工作的科研工作者来说尤其不利。


来源:软科

最后编辑于 2023-01-12 · 浏览 3350

3 7 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