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舟会诊实录】第一期

【小舟会诊实录】中,收集的不是复杂的案例,只是分享会诊中遇到的一些普通且常见情况和会诊思路,而并不会给出最终的会诊意见,因为实际情况的选择,是临床决策的结果,因此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会诊缘由
“一位二十多岁的女性,既往诊断抑郁症多年,长期服用西酞普兰治疗,病情稳定。近期因新冠症状自服了几种药物,出现急性肝衰、肾衰,经过急救处理,躯体情况已经好转。现西酞普兰已停用多天,请会诊指导抗抑郁药物的使用”。
查看该病历时都着重看了哪些内容?
首先是整个病情发展过程,确如会诊单所说。其次是化验检查结果,他们虽说好转,但此可能和我关注的程度不同,例如我不仅觉得患者的肾功仍属于重度损伤(eGFR:14.07mL/min/1.73m2;Cr: 360μmol/L),用药非常受限,还发现他们不曾提及的心电图,也存在严重异常(QTc 470ms)。最后就是医嘱,患者近期的治疗主要是对症纠正躯体情况、上机透析等,这点对于我考虑治疗的安全性影响不大。
接下来,就是需要考虑该患者是否需要用药的问题
这点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要简要地评估一下患者抑郁的严重程度。按照中国抑郁症指南,中度及重度是建议用药的,轻度可以暂不用药,先调整观察。
如果评估了需要用药,那么还要看该患者能否用药?
大多数抗抑郁药都是经过肝代谢、肾排泄的,肝肾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明。如前所述,患者的肾功仍有严重受损,用药容易蓄积。另外,患者目前仍在透析中,使用药物可能很快被透析清除。我们知道,抗抑郁药物的起效期通常需要4-6周,因此在该患者上可能起效更慢,可能即使用药也在短期内无法发挥效果。
即使能用药,该患者还能选择西酞普兰吗?
理论上来讲,患者既往使用西酞普兰效果较好,一般我们不建议更换抗抑郁药。同时,西酞普兰作用的受体较为单一,对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小。作为该患者,目前存在诸多躯体问题,使用西酞普兰较为安全。但也需要注意,每种药都有各自的缺点,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延长QT间期的风险也不容忽视。该患者QTc间期长达470ms,已属危险,且不能排除这是否就是由长期服用西酞普兰导致的。因此,此时使用西酞普兰的安全性肯定是存疑的。
那么,看到这里,说了这么多,我们会诊到底会了个什么结果呢?这就是留给各位读者自己思考和实践的了。
最后编辑于 2023-01-01 · 浏览 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