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奥密克戎感染交流

发布于 2023-01-01 · 浏览 1723 · 来自 Android · IP 四川四川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13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icon四川-海天 +1丁当



奥密克戎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个人方案:


中医治疗:

1.抗病排毒转阴方:

 病机分析: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任何疾病的发生均与邪正关系相关,邪正相争,邪胜则病,正胜则愈,正盛邪弱则不病,故有有症状感染与无症状感染之分。奥密克戎病毒为伤寒之寒湿疫毒,邪从口鼻咽喉而入,如邪毒中太阳经脉则出现恶寒发热,头疼、项背强几几然,出现“葛根汤症”;太阳经传少阳则出现寒热往来,时冷时热,出现“小柴胡汤症”;少阳传太阴或者直中太阴则出现腹痛等;传少阴或者直中少阴则岀现呕吐下利不舒等。奥秘克戎病毒为极寒之邪毒,寒邪收引,寒邪伤阳气,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故肌肉骨节酸痛;湿邪趋下粘滞故腰骶下部分着重疼痛,病程迁延难愈;寒邪蕴而发热,发热则伤精耗气而易气虚及阴虚,极寒之邪毒易伤阳气(尤其是极易伤男之肾元阳之根,故生殖功能受影响),恢复期正虚邪恋,久咳久嗽,头晕乏力等后遗症。

故治疗上结合病机用:1.发病急性期辩证用:麻黄汤(表实寒)、桂枝汤(表虚寒)、荆防败毒散、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少阳及阳明合病时)、麻杏石甘汤(年老者素有痰饮,现又有风寒外束而里肺已痰热,“汗出而喘”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阴寒脉沉,或微细,反发热,或但欲寐者。)、葛根汤(太阳病恶风者)、小青龙汤(外寒内饮)、九味羌活丸(外寒内热)、白虎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三阳合病,或者阳明气分热盛,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发汗则谵语,遗尿。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厥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承气汤(阳明腹结发热则通腑泻热,斧底抽薪、急下存阴法)、葛根芩连汤(太阳病误治误下而呕泻发热者)、柴葛解肌汤(肌表蕴热)、凉膈散(中上焦火热)、泻白散(肺热)、三子养亲汤(肺之寒饮)、葶苈大枣泻肺汤等;2.恢复期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之剂,为治气虚发热之良剂)、竹叶石膏汤(热病后伤阴,邪恋余邪未除而烦渴低热乏力不适等)、止嗽散(伤风咳嗽之良剂)、川芎茶调散(头风头痛之良剂)、半夏白术天麻汤(痰浊头疼者)、九仙散(气阴两虚久咳久嗽)、补肺汤及参蛤散(肺肾不足)、贝母瓜蒌散、清燥救肺汤、百合固金汤(阴虚肺热)、沙参麦冬汤(肺胃燥伤)等组方辨证治疗。方如下:

麻黄(小儿用麻绒6g)9g  桂枝(小儿3g)6g  杏仁9g(小儿6g) 干姜12g(小儿3-6g) 细辛(小儿1.5g)3g 柴胡(小儿9g)12g 黄芪24g(小儿12-15g) 防风10g(小儿5g) 白术12g(小儿6-9g)虎仗12g(小儿6g)葛根12g(小儿6-9g) 藿香9g(小儿6g) 牛蒡子9g(小儿3-6g) 炙甘草9g(小儿3-6g)

注:具体辩证加减治疗:高热者去桂枝、干姜、细辛等加石膏20-60g(小儿10-20g)及知母10g(小儿6g)等,全身酸痛者加淡竹叶12g(小儿6g),咽喉痛者加用或者重用霍香及牛蒡子、大青叶等;久咳嗽加用川贝母、紫苑、枇杷叶、陈皮等;头痛加用羌活、蒿本、白芷、川芎、丹参等。肺气虚阴虚则用沙参麦冬汤及补肺汤、玉屏风散加减!

2.用列缺、大椎穴、曲池穴、太溪、照海、商阳、三里穴等辨证、辨经治疗。

西医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RNA病毒,由于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结构不稳定,变异频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人ACE2受体结合亲和力,传播力迅速,防护难度较大。

1.解热镇痛: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易肝损)、布洛芬(胃肠反应)、双氯芬酸钠、酚氨咖敏、水杨酸(胃肠反应),氨基比林、氨林巴比妥、安乃近、贝诺酯等治疗。一般低热及中热可物理降温处理。鼻塞流涕则用含伪麻黄碱及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份药品治疗如新康泰克、白加黑、感康(氨酚脘胺)等。

2.特效抗病毒药:一般不需抗病毒治疗,只有重症及合并基础病而病情反复难愈,核酸不易转阴等可加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配伍禁忌)、阿兹夫定、莫诺拉韦、奥司他韦等。注:抗病毒药物仅用于降低高危人群发展为重症的风险,不能预防新冠感染,且无法缓解新冠感染后的发热、乏力等临床症状。在感染早期(3-5 天内),病毒快速复制期,适用于:进展为重症的高危人群;未接种疫苗的 50 岁以上人群(不考虑危险因素,尤其是没有接种过任何疫苗,也无既往感染史的人)。

3.止咳化痰药:右美沙芬氨溴索、羧甲司坦、溴己新、乙酰半胱氨酸、甘草浸剂、川贝制剂等。必要时吸痰或者雾化治疗。

4.持续高热的处理:持续高热者,由于发汗及代谢,容易造成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故需要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处理。小儿高热易发生惊瘚,应镇静降温处理以防窒息而危及生命。中医用“通腑泻热-大承气汤”及穴位刺血降温方法造用可靠。西医对流辐射降温及中杻性降温。小儿及老人体温调节中枢及皮肤散热与普通人不一样,注意体温监测治疗,鱼鳞病、结缔组织病及代谢性疾病等特殊疾病皮肤散热少易高热亦注意,高热不退时必要行冬眠宁及激素治疗。

5.基础病及合并性疾病的处理:如得奥密克戎感染,易使内分泌疾病糖尿病血糖水平异常,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加重、尿毒症患者等疾病加重,故需引起重视。有合并细菌感染者需抗菌治疗。

6.危重症治疗:由于体质及基础病、年龄等因素,部分人可出现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肺炎、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等。如:当患者出现呼吸窘迫,呼吸频率≥30次/min;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 mmHg;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 h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可定义为危重型COVID-19。可岀现呼吸衰竭及休克,有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如急性肝肾功能衰竭)等,应行相应的呼吸机、人工肺等ICU呼吸及循环等支持治疗。根据病情监测血常规、尿常规、CRP、生化指标(肝酶、心肌酶、肾功能等)、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等。有条件者可行炎症因子检测。

7.其它营养支持及免疫力调节等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抗病毒治疗中提到,静注 COVID-19 人免疫球蛋白:可在病程早期用于有高危因素、 病毒载量较高、 病情进展较快的患者;以及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MIS-C 处理提到,治疗原则是尽早抗炎、纠正休克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脏器功能支持。 首选 IVIG 2g/kg 和甲泼尼龙 1~2mg/kg/日。国内目前 COVID-19 诊疗方案、专家共识中,对于重症或危重症患者,如儿童,老年人等,伴随有严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合并有免疫缺陷症,病情进展迅速或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者,可酌情早期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但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输注剂量和输注速率,做到合理安全使用。但也有研究表明接受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并没有改善新冠住院患者的临床结局。但是,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需要关注其严重不良反应,如溶血性贫血,急性肺损伤、血栓、心律失常、脑膜炎以及肾损伤。其它如白细胞介素-6抑制剂及抗纤维化药如吡非尼酮、尼达尼布等治疗。应加强营养风险评估,首选肠内营养,保证热量 25~30 千卡/kg/日、蛋白质>1.2 g/kg/日摄入,必要时加用肠外营养。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8.从目前临床诊疗中来看,恢复期较漫长,有些人达1-3个月。此时应减少受凉洗澡、吹风,忌冷食冷饮及过度运动锻炼等,多食富含维量元素及营养饮食以增强免疫力。

9.康复后,对环境消毒通风等,特别是冰箱里的东西消毒,因为病毒在阴暗潮湿寒冷环境下可存活几个月,故对重要物品及重点环境用次氯酸、戊二醛、紫外线等消毒。

10.康复后,注意防护,避免二次不同毒株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上感 (71)

最后编辑于 2023-01-13 · 浏览 1723

4 15 8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