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新冠de识别与救治(二)
上次我们提到了重型与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SCCM指南和国内诊疗诊疗方案第九版在定义上的差异,认为国内诊疗方案可以提前识别重型患者,并且相对来说比起SCCM指南对重型患者的判别更加宽松,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为潜在的重型患者提供更为超前的更细致的个体化治疗,避免或延缓其往重型/危重型的发展,降低这类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既往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均应收入重症医学科治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ICU管理吧。
(1)对于医护人员的防控上:
国内诊疗方案没有具体阐明,为了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国内普遍的标准防护为防护服、N95口罩、帽子、护目镜或者面屏、手套。
SCCM指南对于这一块的说明非常详细具体:
1. 对于COVID19患者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应该在负压病房进行,并且医护人员必须有以下防护措施:防护服、N95口罩、帽子、护目镜或者面屏、手套,不推荐使用外科口罩和医用口罩,气管插管应该由有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而且应该使用可视喉镜,不要使用普通喉镜,避免反复尝试以及降低播散风险。
2. 如果只是对非机械通气的以及机械通气(闭环)的COVID19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基础防护的基础上,只需要佩戴外科口罩/医用口罩即可,不需要N95口罩。
Δ需要注意的一点是SCCM指南提出:
已经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患者疑似COVID19时,确诊是标本的采集:推荐优先提取上呼吸道(鼻咽或口咽)样本,而不是下呼吸道样本,如果采的是下呼吸道样本,推荐优先提取气管内吸取物,而不是支气管刷检或支气管肺泡盥洗样本。
治疗上的差异比较大,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




从上面的对比图来看治疗上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1. 从2020年初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来,氯喹/羟氯喹的呼声非常高,因其除了作为抗虐药物之外,还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效应。关于氯喹在COVID19中的研究非常之多,研究结果均显示出对冠状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研究发现羟氯喹单独给予治疗新冠病毒转阴率再57.1%,羟氯喹联合阿奇霉素给药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转阴率高达100%。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是因为服用氯喹而痊愈,因此认为氯喹是治疗新冠的神药。但是在后来的研究项目中确发现羟氯喹既不能降低新冠患者住院死亡率,而且高剂量羟氯喹治疗的患者死亡率更高,并且存在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而被世卫组织紧急叫停。因此氯喹目前已退出历史舞台。
2. 瑞德西韦和Paxlovid这两个抗病毒药物对于患者的获益多大,仍需要大量的数据来说话。
3. 支持治疗方面:SCCM的指南有更为详尽的介绍,更具有参考价值。
最后编辑于 2022-12-19 · 浏览 2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