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上肢进行性乏力1年余,考虑什么诊断?
患者,女,67岁。
主诉:右上肢进行性乏力1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2021年5月不慎摔倒后,右上肢疼痛,行封闭针治疗(具体不详),疼痛缓解,右上肢乏力,持物困难,右上肢僵硬、无力,右手维持在功能位, 自诉有肉跳感,位于大小鱼际肌。进行性加重,于2022年6月出现面瘫、言语不清、偶有饮水呛咳、吞咽困,四肢乏力,行走不稳;口干、左侧面部少汗,排尿、排便困难。
既往史:既往腔梗病史(双侧海马)、高血压病史、摔倒三次(左侧Colles骨折)、因“食管外壁肿物”行手术切除。无类似疾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
颅神经:中枢性面舌瘫、构音障碍、假性球麻痹(双侧咽反射存在);眼球活动可,眼震未引出;右上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肌力4级,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右上肢Hoffmann征阳性),未见肌肉萎缩及肌束颤动;肢体腱反射亢进;余病理征未引出;深浅感觉:正常;共济:右侧指鼻欠稳(考虑因为肌张力高),跟膝胫试验(-),直线行走欠稳,闭目难立征:向左侧倾斜,后拉试验(+)。卧立位血压检测:未见体位性低血压。
辅助检查:
头颅MRI+MRA、颈椎MRI:双侧侧脑室旁脑实质内多发缺血灶,双侧海马多发腔梗,颈椎退行性变。
颈脑超声:右侧锁骨下动脉、颈动脉球部内膜增厚,两侧颈内动脉虹吸部血流速减低。

MRI T2

MRI T2

MRI T2
神经传导速度:① 左侧正中神经运动传导诱发电位波幅降低,远端潜伏期延长;右侧正中神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诱发电位波幅降低;双侧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② 余被检神经传导均为见明显异常。
肌电图:① 右侧小指展肌静息状态可见异常自发电位发放,嘱轻收缩为正常大小MUP,嘱大力收缩见少量MUP;② 左侧三角肌、小指展肌、胫前肌及右侧股四头肌、胸锁乳突肌未见明显神经源性及肌源性损害。
H反射、F波:未见明显异常。
考虑诊断:?

最后编辑于 2022-12-06 · 浏览 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