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医学中国行13讲 常州二院麻醉创新睡眠中心成立
综合《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网、中国睡眠研究会和常州二院报道,2022年12月7日报道,由中国睡眠研究会麻醉与疼痛专委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学组主办,南京医科大学常州第二医院承办的《睡眠医学中国行》第13讲日前在常州成功举办。开幕式上举行了“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创新睡眠诊疗中心”和“安建雄教授工作室”揭牌仪式。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复旦大学药学院院长黄志力教授,睡眠医学中国行发起人、中国睡眠研究会麻醉与疼痛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常委、潍坊医学院麻醉疼痛与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安建雄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倪昕晔教授,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麻醉分会主任委员、南京鼓楼医院马正良教授等著名睡眠和麻醉学家参加揭牌仪式。大会主席、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麻醉创新睡眠诊疗中心主任吴周全教授主持揭牌仪式。

安建雄、黄志力、马正良和鲍红光等三十余名睡眠和麻醉界知名教授分别做专题报告和讨论嘉宾。安建雄以“麻醉创新诊疗顽固性失眠”为题做主题演讲,安建雄认为麻醉医生应充分利用麻醉学镇痛、镇静和肌肉松弛三要素开展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安建雄简单介绍了当代睡眠和失眠障碍诊治存在的问题后,阐述了他带领团队开展以“病人自控睡眠”为主线的“多模式睡眠”体系治疗药物依赖和成瘾性失眠障碍的原创工作。安建雄详细介绍他和助手方七五副教授创新的“睡眠滴定”对失眠诊断和治疗的价值后指出,只有麻醉医生在手术期间,自始至终守候在病人身旁,监测和调控病人基本生命体征,并全程亲自诊断、给药、操作,甚至自己修正诊断和使用拮抗药,麻醉医生是最具个性化医疗特性的医生,麻醉医生在个性化医疗方面优势不仅已经在治疗学上有所作为,在诊断领域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不宁退综合征的诊断领域都显示出巨大医学价值。黄志力教授进行题为“睡眠机制和失眠症干预新策略”的邀请演讲,黄教授介绍了其团队揭示腹侧苍白球中GABA能神经元是觉醒和动机行为的整合中枢,直接调控生理性觉醒,释放GABA神经递质的腹侧苍白球神经元直接促进觉醒并增强动机,REM睡眠调控模型新进展,包括交互作用模型、极限环模型、触发器模型等,脑内REM睡眠活跃神经元兴奋后直接或间接抑制REM抑制神经元,启动和维持REM睡眠;下丘脑室旁核PVH是调控觉醒起始和维持的关键核团,PVH功能紊乱会导致严重嗜睡;背侧纹状体 D1R 神经元调控觉醒及神经环路机制,为觉醒调控体系增加了新核团,为相关疾病伴发睡眠障碍的治疗提供潜在策略。2022年度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培养对象诸亮医师带来《艾司氯胺酮多中心研究研讨会》,诸老师提出艾司氯胺酮是氯胺酮中分离出的右旋异构体,具有镇静、镇痛和治疗抑郁症等作用,其副作用显著也低于氯胺酮,但常规剂量仍会出现视觉幻觉、恶心、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等副作用,为进一步降低艾斯氯胺酮的副作用和探究艾司氯胺酮的作用机制,就有关艾司氯胺酮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随机、盲法、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制定。

《睡眠医学中国行》召开的前一天,组委会还组织了睡眠医学沙龙,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吴周全教授,周永红医师和沈晶晶医师向睡眠障碍患者进行睡眠相关知识科普,介绍讲好睡眠的几个标准和常见的几种睡眠障碍。好睡眠的标准:1.入睡时间小于30分钟;2.睡觉中断不超过2次,且均容易再次入睡(影响睡眠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3.沉稳不多梦(梦代表的意义及释梦方法等);4.时间6~8小时(因人而异,不强求);5.睡后的满足感和轻松感。常见的睡眠障碍:1.失眠(睡不着觉);2.多梦;3.睡眠中断;4.睡不醒。并介绍中西医在睡眠治疗中相辅相成的促进作用。

据睡眠医学中国行发起人安建雄博士介绍,经济和科学的进步促进了睡眠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院士认为,睡眠决定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而今年瘟疫大流行更把睡眠医学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安建雄还介绍说,据最新统计,我国睡眠障碍四亿以上,仅失眠障碍患者就有三亿多。美国睡眠研究会认为美国因睡眠障碍导致每年四千一百多亿美金的损失,占美国GDP的2.28%,睡眠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睡眠医学中国行》专注失眠的诊断和治疗,提倡多学科模式(MDT),包括精神科、神经科、麻醉科、口腔,耳鼻喉、大内科和中医科等多学科共同参与。“睡眠医学中国行”团队通过巡讲和工作坊方式,着重推广和普及声、光、电、磁等物理疗法,认知疗法,替代医学,麻醉诊疗学,神经调控等非传统药物疗法,普及睡眠认知行为疗法,特别是病人自控睡眠和多模式等创新疗法治疗失眠的普及。
最后编辑于 2022-12-09 · 浏览 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