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手法在治疗踝关节粉碎骨折脱位(旋后外旋型IV度)中应用
清代《医宗金鉴》总结前人正骨经验,提出了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称正骨八法。1949年后,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对正骨八法进行了科学研究,加以改进创新和充实提高,提出了新正骨八法。新正骨八法为现代中医正骨的基本方法。其操作要求稳、准、敏捷,用力均匀,动作连贯,力量要稳重适当,切忌猛力、暴力。

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下肢骨折类型之一,占全身骨折的3.9%。踝关节骨折可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造成,同时可以合并关节软骨损伤、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关节脱位及软组织损伤。除了骨折之外,大部分的踝关节骨折均存在韧带损伤、关节软骨损伤等因素。
临床上对于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大致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骨科医生通过对骨折情况的判断决定是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关节的复位对于踝关节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踝关节复位与固定是康复的基础,对位对线不良及踝穴不匹配会影响患者目的在于恢复踝关节的功能,避免后期发生创伤性骨关节炎。
治疗措施应是最简单、损伤最小且能维持复位的方法。
病例:
患者林XX,女,54岁,右踝扭伤肿痛畸形伴活动受限2小时。
初步诊断:右踝关节粉碎骨折伴距骨脱位(L-H分型:旋后外旋型IV度)
治疗方案:闭合复位外固定
术前肢体外观照


术前片

术前CT







复位后

复位3天后CT



6周拍片复查

8周拍片

拆除外固定,开始加强踝关节屈伸活动锻炼。

附:正复视频

正骨八法在本次复位中应用: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按摩推拿。



最后编辑于 2023-01-13 · 浏览 1.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