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孕 28+周伴晚期肿瘤,该不该继续妊娠?如何处理?(答案已公布)

发布于 2022-11-22 · 浏览 2142 · IP 浙江浙江
这个帖子发布于 2 年零 16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妇产科 奚美丽 黄卫红 杨柳 张佳荣 肖洪洋 分享的病例

患者:女,年龄:30岁

主诉:G3P1孕28+6周,咳嗽1月,进行性右侧肢体偏瘫1周。

现病史: 患者平素月经规则,Lmp:2021-05-15,孕10+5周当地医院建卡,定期产检,孕期无殊,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少量白痰,无血丝,1周前开始出现右下肢乏力,走路拖步,并逐渐加重,遂就诊于当地医院,CT提示:右肺中叶外段占位,恶性肿瘤可能,纵隔内及右锁骨下肿大淋巴结。MRI:脑内多发占位,周围见大片水肿,提示颅内多发占位,考虑转移可能。患者为进一步诊治,我院急诊就诊,查体:神清,听诊两肺呼吸音粗,未及啰音、哮鸣音。腹隆,宫缩未及,无压痛、反跳痛,下肢不肿。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肢体V-,GCS评分15分,无阴道流血流液。考虑患者肺恶性肿瘤脑转移,符合危重孕产妇,汇报上级医师,启动危重孕产妇抢救流程。拟“妊娠合并肺恶性肿瘤脑转移可能”收入院,病程以来,睡眠饮食二便无明显变化,体重呈生理性增加。    

既往史:2017年因“妊娠合并肝损、NST异常”孕38周剖宫产,产后肝功能恢复正常。家族史无特殊。

月经婚育史: 15 5-7/28-32 2021-05-15周期正常,否认痛经史。已婚1-0-1-1,2017年剖宫产;新生儿重2600g,新生儿无殊。

体格检查: T:37℃ P:123次/分 R:22次/分 BP:121/78mmHg 。

右颈部淋巴结肿大,活动欠佳,约2cm。腹隆,见陈旧性剖宫产术后瘢痕,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肢体V-,GCS评分15分。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    宫底脐上3指,宫缩10分钟未及,无阴道流血流液。胎心150bpm。

胸部CT平扫:右肺中叶外段占位4.3*3cm,呈分叶状,临近胸膜受牵拉,恶性肿瘤可能,纵隔内及右锁骨下肿大淋巴结,较大者直径约3.9cm。

头颅MRI:颅内多发异常信号灶,左侧额叶为著,病灶直径约1.5cm。

img

本院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116bpm)

超声(ZS0034357328 ):胎位头位;胎儿双顶径:77mm;腹径:左右径53mm,前后径53mm;股骨径长:52mm;羊水:右上象限0mm,右下象限23mm,左上象限0mm,左下象限56mm;胎盘:厚度:26mm,位置:前壁;分级:II级;胎心胎动:阳性。胎心率164bpm。

实验室:D-二聚体:2.40m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08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急):49U/L。

讨论:根据目前状况,考虑患者为晚期肿瘤可能,但没有病理依据,脑部病灶是否和肺部疾病相关,进展是否迅速?胎儿孕周太小,是否能继续妊娠?继续妊娠过程中哪些治疗可以使用?以及这些治疗对胎儿的影响。不继续妊娠,什么时候终止,终止妊娠的方式、麻醉方式等?目前孕妇有哪些可能的风险,孕妇的预后如何?


感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奚美丽 黄卫红 杨柳 张佳荣 肖洪洋 分享的病例 🌹


------------ 分界线------------

答案公布:

诊断与诊断依据:

1、妊娠合并恶性肿瘤(肺恶性肿瘤伴脑转移可能):根据咳嗽,右侧肢体无力,CT及MRI检查,查体:右侧肌力0级诊断。

2、妊娠合并肝损害:根据肝功能报告诊断

3、妊娠状态(G3P1孕28+6周,单胎头位,未临产):根据末次月经,既往分娩病史,月经史,胎儿超声,宫高腹围诊断。

4、剖宫产个人史:根据既往史诊断。

治疗: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12-6MDT讨论:患者妊娠合并危及生命的晚期肿瘤,病情复杂,进展较快,拟完善头颅MRI评估脑转移灶进展、行介入超声下右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送病理、基因检测、产科超声评估胎儿宫腔发育情况;检查后转至产科病房改善患者待产环境。监测生命征和胎心、胎动,予甘露醇、甲强龙改善脑水肿,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有条件的延长孕周,适时终止妊娠。待终止妊娠后制定靶向治疗和放疗方案。

12-6头颅MRI:头颅多发转移,进展明显,12-6介入穿刺,12-7右颈部淋巴结病理提示:肺转移性腺癌,明确诊断。12-9 (入院第6天)因“继发性癫痫”全麻下剖宫产(29+5周),娩 出一活男婴,体重  1335 克,Apgar评分 5-8-9 分,胎盘人工剥离完整,羊水量中色清,手术经过 顺利,术中出血200 ml。

术后新生儿转儿科医院,患者送外科监护室监测生命征,继续脱水降颅压、回奶对症治疗。术后当晚癫痫发作一次,12-10(术后第一天)再次MDT讨论:医务科协调病理科尽快出分子病理,后续呼吸科根据突变基因靶向治疗,若患者有ROS基因突变,可使用靶向药物。积极联系全脑放疗,做好围手术期诊疗管理。妇产科和外科监护室协调医生陪同放疗进行,确保放疗期间安全。另外肝功能异常,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保肝。

ICU继观患者生命体征,予对症支持、抗感染治疗。12-14病理提示:肺腺癌,根据临床分期IV期,cT2bN3M1b(脑),ROS1(+),PD-1(1%)。予全脑放疗、克唑替尼200mg bid po靶向治疗,予甘露醇125ml q12h改善脑水肿治疗、丙戊酸钠抗癫痫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转出外监,调整脱水和抗癫痫用药方案为:甘露醇125ml q8h改善脑水肿对症支持治疗、开浦兰1#bid po抗癫痫治疗。完成全脑放疗第一疗程后出院,后续继续靶向治疗。

 

治疗结果、随访及转归

随访至2022年10月颅内病灶和肺内病灶均明显缩小,靶向治疗中,带瘤生存中。

新生儿1岁,目前健康。

讨论

该患者孕28+6周,因“晚期肺癌脑转移可能”入院,入院后积极对症治疗,多科会诊,颈部淋巴结穿刺明确病理肺腺癌,临床分期IV期,cT2bN3M1b(脑),患者生育意愿强烈,适当延长孕周,促胎肺成熟,随访头颅MRI肿瘤进展,脑血管意外风险大,孕29+5周因“继发性癫痫”行剖宫产,新生儿转儿科治疗,随访预后可,无转移。术后积极预防脑水肿,基因检测提示ROS1(+),PD-1(1%)。予全脑放疗、克唑替尼靶向治疗,随访母亲带瘤生存,新生儿健康。本病的治疗难点在于如何权衡母儿的风险和获益。积极治疗并延长孕周有助于胎儿在宫内的发育,但可能会加速疾病进展,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终止妊娠并不能改善母儿预后。因此,分娩时机的选择变成了最棘手的决策。本例在完成促胎肺成熟后,因继发性癫痫及时终止妊娠,术后靶向治疗及放疗后预后较好。

近年妊娠合并肺癌发生率逐渐增 加。妊娠期最常见的肺癌组织学类型为非小细胞肺 ),约占 80%~85%, 近 2/3 的患者诊断为晚期(Ⅱb/Ⅳ期),10%~15%为小细胞肺癌,不足 5%为肺类癌 。其中小细胞肺癌最具有侵袭性,易发生脑转移,小细胞肺癌合并 脑转 移患者的预后较差,是妊娠合 并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中位生存期为 4~6 个月 。 大多数患者妊娠早期常被误诊、漏诊,被确诊时 孕周及 TNM 分期常为晚期,且预后不良。而误诊、漏 诊和预后不良可能有多种原因:①妊娠可能掩盖癌 症症状,肺癌相关临床表现如全身疲劳、咳嗽、胸闷 和呼吸困难,均认为与妊娠期特殊的生理性改变相关; 而肺外症状如乏力、骨 骼和肌肉关节疼痛、盗汗等则常常被认为与妊娠期特殊的病理生理改变相关。②由于辐射的影响,孕期不适宜放射线检查,即使医生建议,孕妇也不愿接受放射评估;③妊娠期激素水平的增加,母体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加快肿瘤的生长。因而对于有呼吸道症状但对症治疗效果不佳的孕妇,若合并难以解释的全身症状时,针对肺癌的筛查是需要考虑的。

妊娠期肺癌症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呼 吸困难、胸痛、咯血。呼吸系统以外的症状包括:体重减轻、乏力、发热、骨痛、头痛,浅表淋巴结肿大, 下肢肿痛,癫痫发作,盗汗,皮下结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上腔静脉综合征、关节痛、视力障碍等。


妊娠合并肺癌的诊断影像学的应用

在妊娠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电离辐射可能造成流产、死产、先天畸形、生长发育迟缓并有潜在致癌作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认为,放射诊断检查如单张胸部 X 线片(<0.01 mGy)、胸部 CT(<0.96 mGy)、脑部 CT(<0.005 mGy)的胎儿剂量最大值均远远低于妊娠期胎儿可以接受的电离辐射剂量(0.05 Gy)。此外, 在予以腹部辐射保护的前提下,远离胎儿的部位如胸部和头部可以在妊娠期的任何时候进行放射照相或者透视。MRI 和超声检查简便安全、无辐射污染,可用于孕妇。对于评估远处转移的检查,如骨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 检查过程中使用的放射性物质容易通过胎盘,故不能保证胎儿的相对安全。肺癌确诊需要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 CT/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检查、浅表淋巴结活检,基本可以安全进行。因此,上述检查并不是妊娠期的禁忌证,对疑似肺癌的孕妇应当选择相应的诊断手段。 

 

妊娠合并肺癌的治疗

妊娠合并肺癌患者(包括母亲和胎儿)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并尽可能地保证胎儿生长发育成熟。具体方案的选择应当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依据患者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胎儿孕周等情况制订个体化的全身综合性治疗措施。

1. 手术治疗

胸部手术在妊娠期是相对安全的,手术并没有增加先天畸形及死产的发生率,但 低体质量儿、早产、自发性流产、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增加。妊娠合并肺癌确诊时为Ⅰ、Ⅱ期者不足 5%。临床上大多数孕妇因顾忌对胎儿的影响而将手术推迟至产后,继而导致病情恶化甚至错过手术时机。因此,对于少数有手术指征的病例,妊娠期手术是值得考虑的。

2. 全身化疗 

化疗药物可通过胎盘并有潜在诱导突变和(或)致畸性,其毒性主要发生在影响胚胎形成的孕早期,而在孕中晚期化疗是相对安全的。多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卡铂的胎儿毒性较顺铂小,但顺铂有较低的血小板减少风险,可避免出血发生。微管蛋白结合药物如长春碱类和紫杉烷类在乳腺癌的妊娠期使用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抗代谢药物及其类似物如吉西他滨和培美曲塞有高致畸风险性,不推荐妊娠期使用。目前认为,卡铂联合紫杉烷类或长春碱类是较为安全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孕期妇女药物动力学改变可能导致化疗药物反应不佳。相对于非妊娠组,妊娠组药物曲线下面积、最大血浆浓度下降,药物清除率和分布容积上升,提示妊娠妇女需要的治疗剂量可能高于标准剂量。最后一次化疗时间应与分娩至少间隔 3 周,以确保母婴骨髓抑制的恢复。此外,化疗期间禁 止母乳喂养,因为化疗药物可随母乳一起排出。

 

3. 放射治疗 

妊娠期放疗对胎儿的危险性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妊娠阶段和距照射野边缘的距离。妊娠早期的辐射危险度最大,中晚期稍小。远离骨盆的病灶如脑、远端骨和颈区等的放疗是相对安全的。关于放疗的安全性可借鉴妊娠合并霍奇金淋巴瘤的经验 ,放疗前需要仔细估算胎儿剂量,妊娠期电离辐射的杀细胞效应阈值为 0.1~0.2 Gy 或以上,<0.1 Gy 的胎儿剂量,不作为终止妊娠的指征。

 

4. Ⅳ期 肺癌的治疗

病理诊断是肺癌诊断的金标准,基于遗传特征的分子分型使Ⅳ期肺癌的治疗步入了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时代。在强调“一线治疗前应首先获取肿瘤组织,明确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强调了个体化精准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驱动基因阳性的Ⅳ期 肺癌 酪氨酸激酶 抑制剂(TKIs)是治疗驱动基因阳性的Ⅳ期 肺癌主要和不可或缺的药物。目前我国已有针对 EGFR 基因突变、ALK 融合基因和 ROS1融合基因阳性的TKIs获得相关适应证并进入国家医保目录。ALK 基因融合的 肺癌 容易发生脑转移,目前的ALK-TKI共有3代。ALK基因融合的肺癌患者能够在ALK-TKI治疗中获益。中国 肺癌 患者 ALK 融合基因的阳性率约为3%~11%,克唑替尼是首个获批一线治疗 ALK 融合基因阳性的晚期 肺癌 适应证的 TKIs。克唑替尼(crizotinib)是一种小分子多靶点的TKI,可对 ALK、c-MET 及 ROS-1 融合蛋白产生抑制作用,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是克唑替尼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克唑替尼的血脑屏障渗透率低有关。

 

5. 脑转移移的治疗

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 1 ~2个月。脑转移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手术切除能迅速缓解由转移瘤引发的病理生理异常、明确病理并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适用于颅内孤立性病灶或互相靠近的多个病灶;病灶位置较表浅,位于非重要功能区;患者全身状态良好;肺部病灶控制良好,无其他远处转移灶。放射治疗又分为全脑放疗和立体定向外科放射,全脑放疗用于单发病灶的术后放疗、不宜手术的单个病灶的放疗以及多发病灶的放疗等”,全脑放疗后的中位生存期仅为 3~6 个月。立体定向外科放射由于定位精确、剂量集中以及损伤相对较小,所以逐渐成为肺癌脑转移的重要治疗手段,适用于转移瘤直径<3 cm、数目相对较少、位置较深以及全身状况差不适合手术者,可以与全脑放疗联合应用。化疗是肺癌脑转移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标准的全身化疗可以给肺癌 脑转移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 肺癌 脑转移患者,TKIs 显示出较传统治疗更长的 PFS。

 

分娩时机的选择

妊娠合并肺癌的患者是否终止妊娠,以及分娩时机的选择是非常矛盾的,也面临着伦理学和医学巨大的挑战。积极治疗并延长孕周有助于胎儿在宫内的发育,但可能会加速疾病进展,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终止妊娠并不能改善母儿预后。因此,分娩时机的选择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如孕周、患者状态、疾病严重程度、患者及家属意愿以及延迟治疗的风险。对于妊娠早期确诊、已生产、无继续妊娠意愿或决定在妊娠早期进行放化疗的患者,建议尽早终止妊娠。对于妊娠中晚期患者,如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咯血、消瘦等情况,胎儿有生长受限、宫内窘迫的可能,延长孕周并不能改善胎儿预后,可及时终止妊娠;如患者一般情况可,身体状况可耐受且有强大的继续妊娠意愿,取得知情同意后可行尝试性的期待治疗,适当延长孕周,在积极促胎肺成熟后建议终止妊娠。有文献指出,在合并肿瘤的孕妇治疗过程中,孕妇和可存活的胎儿的风险和获益不一致的时候,咨询应该是非指导性的,首先,孕妇决定可存活的胎儿是否为患者,她可以自由地给予和撤回可存活的胎儿成为患者的权利。当胎儿做为一个患者存在的时候讨论母亲和胎儿风险才有意义。如果孕妇不将胎儿定义为患者,治疗以孕妇获益为主,不考虑治疗对胎儿的风险。如果孕妇把胎儿定义为患者,考虑到癌症治疗对胎儿和未来新生儿风险的不确定性,她可以自由地评估是否接受治疗带来的风险,以便从治疗中获益。医生应该提供医学上合理的替代方案,给予风险和获益相关可能,但不提出任何建议。妇女可以自由地让胎儿的健康和生命优先于她自己的健康和利益,她也可以自由地做相反的事情而不被左右。

 

预 后

患者总体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时间为7.5 个月,超过 80%的患者被诊断为晚期 肺癌,5 年生存率低于 5%。肺癌 对放化疗敏感,但易复发,5 年生存率约为 5%~10% 。癌细胞垂直向胎盘或胎儿扩散的情况很少见,但很有必要进行胎盘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脐带细胞学检查。若出现胎盘转移,建议每 6 个月随访 1 次直至 2 年。

 

妊娠合并肺癌的病例较罕见。妊娠合并肺癌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早期误诊率高,确诊时多为Ⅲ~Ⅳ期,胸片和常规胸部 CT 的使用不受妊娠的限制,妊娠期更加注重 MRI 对肺癌的诊断价值。骨扫描、PET/CT、增强 CT 对胎儿危害大,不推荐使用。妊娠不是肺癌治疗的绝对禁忌症,临床医生应当结合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妊娠孕周开展个体化的全身综合性治疗。


附:12-6第一次MDT讨论目的:评估患者目前病情和相关风险,明确终止妊娠时机,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胸外科:患者目前考虑妊娠合并肺恶性肿瘤(肺恶性肿瘤伴脑转移可能),CT提示肺中叶外段占位,恶性肿瘤可能,纵隔内及右锁骨下肿大淋巴结。患者目前无手术指征,需介入科完善右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送病理,明确有无淋巴结转移,同时完善基因检测,以便尽早明确后续靶向治疗和放疗方案。

呼吸科:患者可考虑行支气管镜下穿刺活检或者颈部淋巴结活检,目前远处转移,预后较差。患者目前脑转移病变症状较重,注意颅内压及神经症状,充分与家属沟通。

重症医学科:患者目前处于妊娠期,肿瘤治疗存在矛盾;若患者病情突然变化,包括脑转移灶引起的脑血管意外,昏迷;肺部原发肿瘤引起的肺栓、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心包填塞等,急诊病情变化对孕妇及胎儿的致命影响需充分告知。目前患者精神可,但ICU环境不利于继续妊娠,可考虑转普通病房过渡,必要时转ICU。

妇产科:患者目前孕29+2周,患者及家属对胎儿态度积极,已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硫酸镁保护胎儿脑神经。考虑患者保守治疗过程中仍有病情进展可能,可能有脑水肿加重、脑疝、呼吸功能不全等风险,孕妇高凝状态可能出现肺栓塞、下肢血管栓塞、早产、大出血、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等风险,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等风险,严重危及母胎生命,必要时行急诊剖宫产术。若病情允许,建议尽量延长孕周,改善新生儿预后。结合当前孕周,新生儿为早产,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较多;存活率低,需转院抢救可能,注意知情沟通。ICU环境问题可考虑转我科过渡。

神经外科:患者目前无手术指征,神经系统症状进展较快,可能有脑水肿加重、脑疝、继发性癫痫、呼吸功能不全等风险,需完善本院头颅增强MRI评估病情,并告知病情加重危及生命必要时急诊剖宫产可能,治疗过程中予甘露醇、甲强龙脱水治疗,监测患者生命征,待终止妊娠后行肿瘤相关治疗。

 肿瘤内科:建议介入超声下穿刺右侧颈部淋巴结,等待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基因突变型存在靶向药物者预后相对较好。目前缺乏靶向药物对胎儿影响研究,建议终止妊娠后再行肿瘤相关治疗。

 放疗科:患者脑水肿明显,建议尽早改善脑水肿症状。脑转移灶可考虑行全脑放疗,目前缺乏妊娠期放疗对胎儿影响证据,条件允许,建议终止妊娠后全脑放疗。密切关注患者神经精神体征。

麻醉科:需要制定危急情况的相关处理预案,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充分沟通继续妊娠过程的各种致命突发情况,尽量缩短等待时间,以免出现极被动局面,丧失手术机会及麻醉复苏困难等可能。

 12-10MDT摘录 讨论目的:患者目前二次剖宫产术后第一天出现一次继发性癫痫。考虑病灶脑转移灶较多,脑水肿严重:1.后续治疗方案 :是否启动化疗或者放疗 2.预后情况

呼吸科:患者目前淋巴结穿刺活检结果符合腺癌,免疫组化结果ROS1(+);MLH1(+);MSH2(+);MSH6(+);PMS2(+);Ki-67(35%阳性);基因检测结果尚未出,还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应用靶向药物,但考虑到现在远处转移存在,可以先进行放疗治疗。另外也可以考虑尝试抗血管药物比如贝伐珠单抗,但外周血EGFR未检测到突变,价值有待商榷。肺癌脑转移,预后差。若ROS基因突变,可考虑克唑替尼治疗,但患者肝功能进行性加重原因不明,建议完善肝炎病毒全套检查,加强保肝,待转氨酶改善后再考虑克唑替尼,另外注意抗癫痫药和靶向药物的相互作用。

神经内科:目前患者脑水肿明显,MRI检查结果显示颅内转移灶较多,存在脑膜累及,应当继续使用脱水剂治疗,减轻患者脑水肿的症状,以减少癫痫再次发作的可能。癫痫的发作原因有可能是脑水肿,也有可能是脑内病灶引起,可以考虑完善长程脑电图(床旁),以确定是否存在持续性放电灶,目前的抗癫痫药物一线用药如卡马西平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大,二线用药可以考虑左乙拉西泮。

 放疗科:患者脑水肿明显,建议尽早改善脑水肿症状。脑转移灶可考虑行全脑放疗,密切关注患者神经精神体征。但考虑到患者发生过一次继发性癫痫,有运送途中再发的风险,需要各科提前联系沟通,预约好时间,减少等待的时间。

 肿瘤内科:患者的病理结果目前只有免疫组化,没有基因检测的结果,可以跟病理科沟通申请尽快出结果。如果基因的结果提示有基因突变型存在靶向药物者预后相对较好,靶向药物对患者的影响也相对来说更轻;另外患者术后1天,抗血管药物有增加伤口出血的风险,至少2个月内暂时还不能使用。

麻醉科:需要制定危急情况的相关处理预案,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充分沟通后续放化疗过程的各种致命突发情况,尽量缩短等待时间,以免出现极被动局面;目前患者剖宫产术后,腹内压明显下降,同时存在体内血容量的急剧改变,对颅内压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尚不能完全排除存在低颅压对癫痫诱发的可能,或许可以先暂停使用脱水剂,避免发生颅内压过低的情况。若继续使用脱水剂也应当密切关注患者出入水量,注意出入平衡。

重症医学科 :目前处于术后第二天,肿瘤免疫治疗存在禁忌,但放疗可以先开始;若患者病情突然变化,包括脑转移灶引起的脑血管意外,昏迷;肺部原发肿瘤引起的肺栓、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心包填塞等需充分告知。目前患者精神可,脱水治疗可继续使用,也同意麻醉科老师意见,密切监测体征。另外需要给患者备安定,避免前往放疗途中出现癫痫发作时没有药物发生意外。另外也考虑需要有专业人员陪同前往。

该帖还没有疾病标签去添加

最后编辑于 2022-12-20 · 浏览 2142

5 11 5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